台湾的历史
台湾的历史
台湾统治者根据可以文字考证的历史应自1624年荷兰统治算起,期间历经郑氏王朝、台湾清治时期、台湾日治时期与中华民国时期。 17世纪中期(1638年)时,台湾原住民-巴布拉族与巴布萨族、巴则海族、洪雅族、道卡斯族在台湾中部已成立大肚王国,其统治者称为「白昼之王」,不过目前仅有两位「白昼之王」有迹可查。在17世纪之前,元、明两朝虽于澎湖群岛设置了澎湖寨巡检司,也有澎湖寨巡检官职设置(例如首任澎湖寨巡检陈信惠),不过其仅驻于澎湖群岛,并未实际管辖台湾。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世纪之前,台湾统治者所辖实际领土皆未达台湾全境;即使到19世纪中期,台湾清治时期政府力量仍未涵盖所有台湾原住民居住的番地。 除此之外,1722年至1769年负责监督台湾行政之巡视台湾监察御史,及自1874年至1884年每年冬春两季驻守于台湾台南办公的福建巡抚、掌管台湾内政之台湾府知府、台湾布政使、掌管台湾军事之台湾镇总兵等,在此均不认定为台湾统治者。而即使照这样认定标准下,并扣除未派实上任或回任者,从1624年至今的三百八十几年当中,台湾统治者超过了160位以上。 台湾镇,全称福建台湾镇,初设于清朝康熙二十三年(西元1684年),为台湾清朝时期的台湾清朝统治区最高军事单位,其主官是台湾镇总兵,官衔全名:镇守福建台湾总兵官,在官职上属总兵官衔,官职品等则为正二品,官署位于台湾府城镇北坊。台湾镇总兵受台湾道加兵备衔(建省前)及福建台湾巡抚(建省后)节制,在台湾道未加按察使衔以前,是台湾文武官员中唯一有权得以直接上奏给清朝皇帝的官员,上级为福建陆路提督、福建水师提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