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坤网

​:明清两朝北京紫禁城中皇宫警卫到底有多少?历史

点击: 来源:皮坤网
摘要::明清两朝北京紫禁城中皇宫警卫到底有多少?历史 重兵把守,宫禁机构不容置疑说到宫禁机构不能不说到八旗,八旗是清代特有的军事兼民政的组织形式,有满、蒙、汉之分。 清入

:明清两朝北京紫禁城中皇宫警卫到底有多少?历史

重兵把守,宫禁机构不容置疑说到宫禁机构不能不说到八旗,八旗是清代特有的军事兼民政的组织形式,有满、蒙、汉之分。

清入关以后为了稳定北京以治全国,又把八旗兵分为禁旅八旗和驻防八旗,驻防八旗分驻全国各地,禁旅八旗 又叫京营八旗驻扎京师。

禁旅八旗又分为郎卫和兵卫。

"郎卫",即皇帝的近身警卫,包括侍卫处和亲军营等,其组成主要是满、蒙八旗中选拔的精锐人员。

充当领侍卫内大臣或御前大臣的都是皇帝从勋戚大臣中选拔出来的。

侍卫中的御前侍卫是皇帝的贴身警卫,由御前大臣负责,人员是从上三旗 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中挑选出的才武出众者,共有官兵约600人。

另外还有蓝翎侍卫、宗室侍卫数百人,以及从满、蒙上三旗中挑选出来的侍卫亲军1400余人。

"兵卫"是皇帝的卫戍部队,包括护军营、前锋营、骁骑营、步军营、健锐营、火器营、神机营等,负责皇帝的宿卫、清跸以及宫禁的传筹和禁门的启闭等事。

兵卫由满、蒙、汉八旗官兵组成,各营设统领、都统或总统大臣、管理大臣,其中的护军营是紫禁城的主要守卫部队,由统领掌管,职责是防守紫禁城各门、掌管门钥、夜间巡逻传筹、皇帝朝会筵宴的警护等,护军都是从满、蒙八旗中挑选年轻力壮、技艺娴熟的兵丁,共约15000多人。

在景运门还设值班大臣等3人总领宫廷门禁事务。

另外,在宫廷的禁卫组织中世代为皇家奴仆、隶属于内务府的包衣群体,是一支深受皇帝信赖的特殊力量。

其中包括三旗包衣护军、骁骑、前锋三营,共有官兵7000余人,由内务府大臣管辖,主要职责是守卫宫门和稽查出入,宫内由其守卫的宫门共有12处。

其他担负宫廷禁卫任务的还有官兵人数达1800余人的前锋营;负责守卫京师和皇帝出巡扈从,掌管枪炮等火器共有官兵7800多人的火器营;相当于现在的特种部队、官兵人数多达10000余名的神机营;还有掌管着京城九门钥匙,负责紫禁城外整个京城的门禁守卫、治安缉捕,并有权"颁其禁令以肃清辇毂 京城"的步军营 步军统领衙门,统率着八旗步兵和京城绿营的马、步兵共53000万余人。

高薪养廉,警卫人员尽忠职守紫禁城的警卫不但人数惊人、装备精良,待遇也很优厚,就拿警卫军官的级别来讲就令"十年寒窗、九载熬油"的书生们瞠目。

领侍卫内大臣武职正一品,职级与文职的内阁大学士相同,系清代中央国家机关最高品级;八旗都统、步军统领从一品,同于文职各部院尚书、大臣、御史衔;前锋统领、八旗护军统领等正二品,与文职的内务府总管和地方的总督同级;散秩大臣、副将都是从二品,跟文职的翰林院掌院学士和地方的巡抚平级;一个宫廷三等侍卫也是正五品,相当于文职的中央各部院司长品级;就连城门吏也是正七品,一个金榜题名的外任进士也不过如此。

而且,所有禁卫机构都对皇帝一人负责,不隶属于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

不过有一点需要指出:在皇帝侍卫中,有一部分是通过科举考试录取的。

例如光绪六年 1880十月初四日有这样一道上谕:"奉旨:殿试 武科一甲第一名 武状元黄培松着授为头等侍卫;一甲第二名周增祥、第三名景元均着授为二等侍卫……余拟三等侍卫十五名,蓝翎侍卫三十名。

"但这种科班出身的侍卫毕竟人数很少,且是在后来才出现的。

清代紫禁城不仅警卫阵容庞大,宫禁制度也非常之多,要求也非常严格,这些制度无疑对加强宫庭禁卫和皇帝的人身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紫禁城的警卫值班制度当时叫"宿卫制度",是禁城一项重要的安全措施。

它规定宫廷内外该值班的地方应由哪些人值班,各多少人,如何分值,由谁负责等等。

乾清门是前殿后宫的分界点,与皇帝临朝的乾清宫和起居的养心殿近在咫尺,在其左边的景运门,设有专司警卫任务的值班大臣、司钥长、主事、护军校等值班人员共40人;与景运门遥相呼应、紧靠军机处 中央最高权力机关的隆宗门,有护军官兵34人在此值守。

此外,在禁城内各宫、各门、各库、各隅都安排有数量不等的护军官兵值守。

城门内的蹬道、城门口的栅栏等处也有护军把守,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都是重点值守的地方。

禁城内上三旗侍卫被分为六班,每班又分两翼,日夜轮守;紫禁城外围由下五旗护军负责,每旗两天,日夜守护。

所有这些禁卫人员均由景运门值班统领负责管理和稽查。

门禁制度,预警、防范的第一关相对于城墙及宫内的守卫而言,城门的守卫是一个薄弱环节,因为宫内衣食日用、常朝事务、引见进贡、工程修缮等等都得通过门口这一关,这时门禁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王公大臣等在朝当班的官员按品级出入规定的宫门,并按其等第严格限制入宫时随从仆役的人数,应走到宫里的什么地方停止。

午门右掖门只有王公才能通行,午门左掖门准许在朝各衙门官吏通行。

但不论是官员还是办事人员凡从禁门通行者,均将本人姓名及所属旗分、佐领及内管领的名字等造册登记,送到景运门备案,还要在经由之门存放名册备份,待有关人员通行时质查。

宫内太监及工匠、杂役等凭腰牌出入。

如有企图混入以及私自领入者要交刑部议处,凡是名册上没有姓名或不带腰牌者不准放行。

在禁城四门设有红杖两棒,由护军两人手持红杖坐于城门之下,亲王以下官员从此经过均不用起立。

若不报姓名擅自闯入,无论官民用棒挞之,再交刑部议处。

禁城之门白日查验就非常严格,晚上更是仔细。

宫门每天晚上都必须按时关门上锁,宫中设有值宿的司钥长,应锁的宫门到时由该门的护军参领负责上锁,然后派护军校将钥匙统一交到景运门司钥长那儿,再由司钥长率领护军依次验看扃 音jiōng jué,门上的锁具,然后司钥长还要将钥匙复查一番,检查完后统一装进匣子里再加锁藏好,第二天天亮的时候由各门护军校来司钥长那儿领取钥匙开启大门。

城垣的午门、东华门、西华门、神武门的扃分别由隆宗门、苍震门、启祥门、吉祥门的护军参领验查,查验完毕后同样委派护军校将门钥送到司钥长那儿收存,这就是禁城的门钥制度。

如果在夜间城门关闭后有急要事务需要出宫门怎么办呢合符制度有明确规定:必须持有合符方可开门放行。

合符,清书中载为铜质 现存实物也见有木质的,外涂金色,分阴阳两扇,里侧分别铸有严丝合缝的阴阳文"圣旨"两字,平时阳文一扇藏于大内并要装匣上锁,阴文一扇存放在景运、隆宗、东华、西华、神武门等处。

如果夜间奉旨差遣或遇有紧急军务急需出门者,必须从大内取出阳文一半到经由之门,由该门护军统领、参领取出阴文一半两者合对,验证无误才可以放行并须在次日奏报皇帝。

欲了解宫廷禁卫,传筹制度不可不知。

"传筹"就是夜间值班护军之间相互传递筹棒,以督察各汛 哨卡值班情况,又相互传递平安信息的一种禁卫措施,形式类似于今日竞技体育中的接力赛。

紫禁城传筹有内、外之分。

紫禁城内,五筹递传,每天晚上自景运门发筹,西行过乾清门,出隆宗门,往北过启祥门,往西过凝华门,再往北过中正殿后门,又往北至西北隅,往东过顺贞门、吉祥门至东北隅,往南过苍震门至东南隅,往西仍至景运门,传筹一周总共经由十二汛。

紫禁城外围每夜传递八筹,自阙左门起绕城一周再回阙左门止。

这样的严密、繁琐的工序,是任凭小鸟也难飞进来的。

就是这样一座居住了皇亲国戚的宏大的紫禁城,在守城士兵的严密看守下,纵然是在他统治渐趋腐坏的末期,也从没有真正的被攻陷过。

相关文章

    ​蜀汉皇帝刘备除了诸葛亮,还有哪些王牌?

    ​明朝士大夫们气节高尚,在明末却变了样

    ​明朝士大夫们气节高尚,在明末却变了样

    ​袁崇焕的生平如何?他是如何成名的呢?

    ​古代太后能够屡屡掌权 皇后为何总是被废

    ​古代太后能够屡屡掌权 皇后为何总是被废

    ​秦始皇在灭六国的时候 六国国君的能力怎么样

    ​秦始皇在灭六国的时候 六国国君的能力怎么样

    ​从奴隶白手起家成皇帝,此牛人是谁?

    ​从奴隶白手起家成皇帝,此牛人是谁?

    ​南宋建立初期,为什么会发生苗刘兵变?

    ​南宋建立初期,为什么会发生苗刘兵变?

    ​什么是庆历新政?最后为何会失败?

    ​什么是庆历新政?最后为何会失败?

    ​龟兹保卫战是如何发生的?最后结果如何?

    ​明朝女真部落的经济到底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明朝女真部落的经济到底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常惠的名气远不及苏武,但他的故事同样传奇

    ​常惠的名气远不及苏武,但他的故事同样传奇

    ​太突然关羽去世

    ​秦晋之好真的有那么好吗 之间关系怎么样

    ​秦晋之好真的有那么好吗 之间关系怎么样

    ​李鸿章为什么要杀死清朝首富胡雪岩?

    ​李鸿章为什么要杀死清朝首富胡雪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