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历史的荣光——罗曼诺夫王朝
俄罗斯历史的荣光——罗曼诺夫王朝

罗曼诺夫王朝是统治俄罗斯的第二个以及最后一个王朝,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俄罗斯由东欧一个闭塞的小国扩展为欧洲乃至世界范围的强国之一,在留里克王朝结束后, 罗曼诺夫王朝三百多年的统治正式开始。1613年,罗曼诺夫家族的米哈伊尔登上俄国了历史的舞台,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罗曼诺夫,被选为俄国沙皇,但包括他在内的几位俄罗斯沙皇都不为人们所熟知,王朝最著名的沙皇是彼得一世,即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人们一般称他为彼得大帝。是罗曼诺夫王朝的第五位沙皇。

彼得一世
罗曼诺夫王朝时间是1613年到1917年,熟悉中国历史的朋友会发现这段历史那不就是我们的爱新觉罗皇室统治的清朝!!!努尔哈赤在1616年建立后金,推翻封建满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差不多也是三百年的历史。仔细想想这三百年的中国,那完全就是固步自封,而罗曼诺夫王朝的存在时间虽然不及留里克王朝一半,却是俄国最重要的发展期。也正是这段宝贵的历史机遇,俄国用三百多年时间走完了英法等国几百年上千年的发展道路。

罗曼诺夫王朝可以粗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大动荡后半个世纪的“调整期”,这个时期的俄国人没有太多的历史进程,主要是击退波兰人,并恢复国内稳定,和平稳定的环境才给了后续俄国巨大的发展。

第二阶段是俄国努力向西欧学习的一个半世纪,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大帝就是这个阶段的代表人物。这时期就有点像日本的明治维新,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文化技术,以军事为中心实行一系列改革。由于彼得大帝积极鼓励俄国西方化,并鼓励废除包括蓄胡须和穿着冗杂的长袍在内的诸多礼节,彼得一世一般被看作是罗曼诺夫王朝的最初奠基人和开化的代名词。俄国的第一家兵工厂、第一家报馆都是在他的倡导下成立的。这段时间的俄罗斯经过奋起直追,迅速发展起来,跻身欧洲强国之列,“俄罗斯沙皇国”进一步成为“俄罗斯帝国”,1712年,彼得下令将沙皇的宝座从莫斯科搬到彼得堡,窥视整个欧洲,1721年放弃“全俄罗斯的君主、上帝加冕的神圣沙皇”这一从伊凡四世开始世袭的称号,而选择了“皇帝”这一西欧君主国(如神圣罗马帝国)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借此象征罗曼诺夫王朝与西欧的各个国家具有相同的政治地位。

叶卡捷琳娜
随着实力的不断强大,罗曼诺夫王朝的历史进入第三个阶段,欧洲霸主时期。也正是这样一个强大的时期,坚信了斯拉夫民族的自信,也成就了西方人对这个大国的恐慌。俄罗斯对外加速了扩张的脚步,今天横跨11个时区的漫长国土,就是在这时逐渐具备雏形的,看着俄罗斯现有的板块地图,当时向西,俄罗斯与普鲁士、奥地利瓜分了波兰。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最远到达了北美的阿拉斯加。直到19世纪60年代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俄国把阿拉斯加卖给美国。早于17世纪,俄国罗曼诺夫王朝已积极向远东扩张,并与中国清朝发生冲突。中俄分别于1689年和1727年签署《尼布楚条约》和《恰克图条约》,确立边界。但这并未阻止俄国的野心。

1812年拿破仑带着他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士兵远征俄国,俄国使用了焦土战争的策略,而拿破仑又遇上俄国寒冷的冬天,使得拿破仑遭遇了灾难性的惨败:不到3万人回到他们的祖国。在法国军撤退之际,俄军则推进到中欧和西欧,最后到了巴黎的城门边。在反法同盟击败拿破仑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被视为欧洲的救世主。
1848年,欧洲各国爆发了革命,俄罗斯又出兵扫平了欧洲革命,承担起维持欧洲大陆秩序的“职责”,俄国因此获得“欧洲宪兵”的名号,罗曼诺夫王朝的发展到这时算是达到了顶峰。

物极必反乃物极必反乃是中国哲学智慧,强大了,自然就有人妒恨你!!!俄罗斯的强大引起了英法等国的警觉,在1853到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中,英法支持奥斯曼帝国与俄国开战。在英法先进的现代炮弹、电报、蒸汽驱动的铁甲船等装备武器下,俄罗斯吃了败仗。而罗曼诺夫王朝的军队还在使用帆船,再加上没有建立完善的铁路网,物资、兵员补充缓慢,失败使俄罗斯从欧洲霸主的位置跌落,证明了自身的不足和落后,也昭示着一个更深刻的社会变革亟须开展!

奥斯曼帝国与俄国战争
罗曼诺夫王朝的第四个阶段——最后六十多年,是深化改革的过程,农奴制的改革。农奴制是俄国传统经济的基础,由于农奴都被束缚在土地上,导致工业化因为缺少足够劳动力而得不到有效发展。经过农奴制改革俄罗斯19世纪后半叶工业化的加速进行。1905年日俄战争的失败更导致民众对皇权丧失信心,俄国境内不断发生流血革命,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则是摧垮帝国的最后一击,国内无法支应来自德意志帝国的猛烈攻击,民生物资极其贫乏。由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运动,罗曼诺夫王朝的腐朽统治被挤垮,1917年3月,首都彼得格勒市民发动反饥饿游行,引发二月革命。1918年7月17日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在叶卡捷琳堡与皇室家族一起被布尔什维克枪决,开启了苏联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