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坤网

​从红三军团将领的发展及授衔说起(一)

点击: 来源:皮坤网
摘要:从红三军团将领的发展及授衔说起(一) 红三军团在我军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团队。 红军曾有过红一军团,红二军团,红三军团,红四,红五军团,红六军团,红七军团,红八

从红三军团将领的发展及授衔说起(一)

红三军团在我军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团队。

红军曾有过红一军团,红二军团,红三军团,红四,红五军团,红六军团,红七军团,红八军团,红九军团,红十军团,红十五军团。

说红三军团特别,并不是因为它的番号早早在红军序列中消失,实际上除了红一,红二,红四,红六,红十五留存,剩下的一半军团都早早晚晚地消失了。

说红三特别,是因为它虽然番号消失了,可红三的干部反而发展得更加迅猛,最终长成了一棵棵参天大树。

而消失的红三番号,好像根本就没有消失,反而总是被提起。俨然成了解放军中的一个非常不小的’山头‘。

类比一下已经消失的红五军团,红七军团,红九军团,红十军团,能记得这些军团的都不多了,更何谈什么’山头‘。

而红三军团这个’山头‘虽然不能和红一,红四比,但比起红二,红六,红25军,不但不占下风,并且领先的不止一点。

按照1955年的授衔情况,红三军团出了一位元帅彭总,一位大将黄克诚大将,13位上将,王平(红4师第11团政委)、苏振华(红4师第12团政委)、李天佑(第5师师长)、李志民(红4师第11团政委)、杨勇(红4师第10团政委)、张宗逊(第4师师长)、张爱萍(红4师政治部主任)、陈士榘(红4师参谋长)、周桓(红3军团政治教导队政委)、钟期光(红5军秘书长)、唐亮(红4师十团政治委员)、黄永胜(红4师副师长)、彭绍辉(红4师参谋长)。当然,严格意义上说的话,张宗逊,陈士榘,周桓,黄永胜是红一调过来的,不能完全算是红三出身。

红三军团还出了方强、刘西元、钟赤兵等38位中将以及钟伟、曾克林等102位少将。

这个量级即使是和红二军团,红25军这样的中等山头相比,也是只多不少。

就算红二和红六加到一起,整个红二方面军,也比红三的差一些。

整个红二方面军一共有:一个元帅,一个大将,7个上将,28个中将,167位少将。

红25军算是很厉害了,出了一个大将,2个上将,6位中将,还有80余位少将。

即使是大山头红四方面军,也没有比红三多太多。

红四方面军,算上红25军这个小山头一起,有1位元帅徐向前,3位大将徐海东,王树声,陈赓,不过陈赓最多只能算半个;12位上将。

王宏坤(方面军副参谋长)、傅钟(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谢富治(方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周纯全(方面军后方总队政委)、韩先楚(红15军团78师师长)、洪学智(红4军政治部主任)、陈再道(红4军第11师师长)、陈锡联(红4军第11师政委)、刘震(红15军团73师政委)、许世友(红4军军长)、王建安(红4军政委)、王新亭(红9军政治部主任)。其中韩先楚和刘震是红25军的。

从红四方面军走出的开国中将一共42人,倪志亮、詹才芳、程世才、李天焕、徐立清、孔庆德、周志坚、张千才、张贤约、胡奇才、陈先瑞、梁从学、林维先、杜义德、郑维山、徐深吉、王近山、吴先恩、王必成、陶勇、范朝利、钱钧、刘飞、鲍先志、秦基伟、陈庆先、徐斌洲、张天云、腾海清、杨国夫、刘昌毅、聂凤智、陈康、张仁初、李成芳、张池明、周希汉、张祖谅、曾绍山、皮定均、吴瑞林、李耀。

不过红四的少将确实比红三多了不少,本身的体量在那呢。并且红四的将领确实能打,要不是或多或少受到打压,估计授衔情况还要好很多。

所以说,红三将领的发展并没有因为红三番号的撤销而受到太多影响。

有意思的是,如果去仔细观察一下抗战时期一些部队的来自红三的中层干部的情况,会得到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结论。

这里主要谈一下晋察冀和新四军中红三干部的情况。内容较多,分为两篇,这一篇专门谈一谈晋察冀中的红三军干部的情况。

程子华,程子华算是老红三了,老到还没有红三这个番号时,他就曾是其中的一员。他在红三前身之一,红八军里的地位比彭雪枫,张爱萍,黄克诚都要高。他调去红一后,就是黄克诚接了他的班。后来程子华在中央苏区干了几年,又被时任军委负责人周恩来派到了红25军,本来是让程子华去做参谋长的,结果红25军从军长徐海东到下面的指战员都很热情,非常认可程子华,强烈要求他做军长,徐海东心甘情愿做他的助手副军长。话说下面的指战员有相当一部分是大冶兵暴出来的,算是程子华的旧部。所以周恩来派程子华去红25军,并不是拍脑袋随便决策的,而是充分考虑到了之前的渊源。

程子华在红25军,和吴焕先,徐海东一起,长征到陕北,和刘志丹的陕北红军会合,组成了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委,刘志丹任副军团长,这时吴焕先已经牺牲。后来在陕北红军中进行肃反,连刘志丹都被抓起来,还有后来的大佬高岗等。据说这事虽然不是程子华主导的,但他也有一些责任。

等中央红军也到陕北之后,赶紧纠正,把刘志丹他们都放了出来。

后来就是西安事变,国共合作,红军被改编成八路军,红十五军团被编入八路军115师,成为115师344旅,徐海东任旅长,程子华没当上政委,别调去了一个搞统战的岗位,原因不明,据说和之前的肃反扩大化责任有关。接任344旅政委的是黄克诚,按照国共的协议,八路军和新四军中不应设政委,所以当时黄克诚的职务是副旅长,实际还是政委的职能。

程子华被派回山西老家,搞了一段时间的统战,1939年调去冀中,任冀中军区政委,和冀中区党委书记。

这个调动倒是没什么,以程子华之前表现出来的能力,自然是要派大用场的,不可能让他一直在统战岗位上面。

程子华在冀中干得很好,和吕正操,包括贺龙等都合作得非常不错,给了他们很大的支持,得到了他们很高的赞誉,程子华和他们两人也因此建立了很好的友谊,这份友谊一直延续到建国之后。

1943年,任晋察冀中央分局副书记兼军区副政治委员,后代理分局书记、代理军区司令员和政治委员。这是个很重要的任命,当时的晋察冀分局书记和军区司令员都是聂荣臻担任,他回延安开会,一走就是两年多,分局书记就由程子华代理,军区司令员则由肖克代理。又过了一阵子,肖克也被叫回延安开会去了,于是程子华连军区司令员也一起代理起来。也就是说,原来聂荣臻在晋察冀所负的责任,现在全部由程子华负责。

程子华的代理不是看守政府,而是真得放手大干了一番,并且成绩非常不错。。。

从一个统战闲职,短短3,4年,就成为最大的根据地晋察冀的军政负责人,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呢?固然是程子华能力很强,军政双优,可是单靠这个好像说服力不太够。。。

李志民:

早年曾担任红3军团政治部保卫大队政治委员、红2师第7团政治委员、红2师政治部主任、红3军团教导营政治委员,陕甘支队第3纵队政治保卫分局2科科长,红一方面军第1军团4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红4师第11团政治委员,红81师政治部主任,红27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后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志民任抗大第5队队长兼政治教员、组织科和干部科科长。

1939年夏,李志民随抗大总校到晋察冀敌后办学,任组织部部长。

1940年初,调任抗大第二分校政治部主任。

1943年,任晋察冀军区第1分区副政治委员、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1944年,李志民任第4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地委书记、冀中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注意看李志民在晋察冀的任职经历,之前是在抗大办学的,不是说办学不重要,只能说他后面的岗位更重要。也是1943年,从教育岗位一下子转到1分区副政委,后来又升为4分区政委。熟悉晋察冀的都知道,虽然晋察冀有四个分区,不过贫富不均得厉害,1分区的资源,兵力等等都占了全军区的一半都不止。

晋察冀刚成立时,最主要的力量是115师独立团,团长杨成武后来就是一分区的司令员,一分区等于就是杨成武和独立团建起来的,一分区也是独立团的大本营。

这后面又有些什么故事?

王平:

红军时期,曾任红三军团第三师教导大队政治委员、第六师十六团政治处主任,第四师十一团政治委员,陕甘支队第二纵队十一大队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四师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科长,红二十七军政治委员等。在红三军团序列中的位置不算低,团级主官。红一军团第四师实际上就是番号取消后的红三军团。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政治部组织部组织科科长,

中共晋察冀临时省委军事部部长兼阜平县动委会主任、县长,

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和中共地委书记,

冀中军区政治委员,冀晋军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和区党委书记。

王平的任职也很有意思,从红三的组织科长升到八路军的组织科长,属于实打实的提拔重用。然后到晋察冀后,担任一个县的动员委员会主任,这个安排要说有点扯了。不过王平在这个任上找到了老婆,也算是有失有得。王平夫人在晋察冀可是个大名人,他们姐妹三人分别嫁给了上将,中将和少将。

王平的任职很快就被纠正过来,到三分区任政委。晋察冀当时一共就四个分区,分区的司令政委都是优中选优,除了中途病逝的周建屏,还有刘道生授了中将,其他如杨成武,邓华,郭天民,赵尔陆,王平,黄永胜等都是上将。

王平为何一开始放到地方上,又为何被很快纠正,担任了重要岗位,这背后有什么故事?

罗元发和黄寿发:罗荣发,杨成武,黄寿发都是闽西老乡,一起参加红军,不过不在一个部队。罗元发和黄寿发在红三,而杨成武一开始就在红一。三个人是改编成独立团之后才聚到了一起。

115师独立团是由红一军团红一师改编而成的,当时因为红一军团合并红三之后,人马较多,按照115师一个师15000人的编制,多出了不少。分到其他部队?不可能的。这都是参加过长征洗礼的红军老兵,个个都是宝贝。于是时任师长101灵机一动,既然编制里面放不了,那就搞个编外的不就行了。所以独立团是没有编制的,武器弹药,被服军饷,所有补充都是靠师部补贴一些,大部分自筹。所以既要打仗,还要大搞生产,就这样筚路蓝缕,一分区攒起了一份很厚实的家底。

独立团源自红一师,自然是老红一的指战员最多,最初杨成武倚重的陈正湘,季光顺等都是红一的老骨干。

不过逐渐地,这些红一骨干逐渐被边缘化,反而是闽西帮中的罗元发,黄寿发开始崭露头角。

罗元发,红军时期历任红3军团第5师15团政治委员,红3军团政治保卫局执行科科长、第12团中共总支书记等职。到陕北后任红1军团1师1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政治处主任。

后任独立第1师1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

1938年起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雁北支队政治委员兼中共雁北地委书记。

1944年秋离开雁北到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翌年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2旅政治委员。

从罗元发的履历来看,基本是中规中矩,不过以罗元发在一分区的实际地位和影响力来说,可比他的职位要高不少。

同样的情况还有黄寿发。

黄寿发也是原属红三军团,后来进入红一序列的。因为他的特殊遭遇,他的履历太细节的已经不容易查到了。总之在红军时期也是团级干部,调入独立团时担任主力2营营长。独立团由红一师改编而成,原来的师长做团长,团长做营长。

黄寿发打仗的本事很不错,后来被杨成武调到司令部,做他的参谋长。两人合作得很好,杨成武不在一分区时,都是黄寿发帮他看家。

后来黄寿发调任晋察冀十一分区去做司令员,冀热察挺进军撤销之后,原平西地区改为晋察冀十一分区。

冀热察挺进军也是一团乱账,最早是肖克做一把手,肖克从120师副师长任上离开,去鸟不拉屎的地方搞这个冀热察挺进军,并且去的时候,基本是单枪匹马,根本没带什么嫡系部队。挺进军的老底子还是原来冀东暴动失败后退回平西的邓华支队,宋时轮支队还有高志远的队伍。

高志远的队伍是冀东本地的,上上下下都想早点回冀东去抗日。撤退来平西之前,宋时轮和邓华也是同意高志远一旦稳定下来,支持他回冀东去,就因为这个高志远才说服队伍跟着邓华宋时轮来了平西。

可是现在当家的是肖克,他完全不同意,勃然大怒,还以和吴佩孚勾结投靠日本为由把高志远给抓起来。至于是不是真有这回事,已经查不清楚了,只是基本确认高志远的副官曾经和吴佩孚联络过。要说因为这个给扣上一顶投敌的大帽子,实在是太牵强了,先不说和吴佩孚谈了些什么,吴佩孚也根本没有投日的想法和计划啊。

总之,罪名不重要,证据不重要。重要的是肖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最后高志远被处决。邓华和宋时轮经过多次努力,也没能把高志远救下来。这两位又生气,又失望,很快就陆续选择了离开挺进军。

三个大将死的死,走的走,这还怎么搞?所以挺进军撑了两年多,最后只能黯然撤销。

挺进军被撤销后,原来的冀热察也被降级,黄寿发调过去时,就是这种背景。

黄寿发大老粗一个,只会打仗,空降到平西去,完全搞不定局面,最后背了处分,灰头土脸回到一分区,连职务都没了,不过还是帮着杨成武,还是履行参谋长的职责。再后来杨成武去冀中,又把黄寿发给带上了。

罗元发,黄寿发在一分区的超卓地位,固然和深得杨成武信任有关,不过只有杨司令的信任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其他的影响力存在。。。

徐德操:

既然说到了黄寿发和挺进军,就多说一些。挺进军被撤销之后,原司令员肖克调回了晋察冀,担任副司令员,后来在聂荣臻回延安开会期间,还代理了一段时间的司令员。

肖克来挺进军,是个谜,离开挺进军去了晋察冀,还是一团迷雾。

要知道肖克当时是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之一的120师的副师长,别小看这个职位,能做到副师长的都是大神。115师的副师长聂荣臻,129师的副师长徐向前。

再说肖克是有自己的嫡系队伍的,红六军团虽然规模不大,那也是军团不是。整编成120师后,红六军团是359旅的主体。可以说在120师中虽说是个小股东,但股份也是相当可观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实权人物,居然只带着少数警卫队伍,跑到平西去开拓根据地。开拓根据地不稀奇,好歹要带着些部队吧。聂荣臻开拓了晋察冀,带的是115师独立团,宋时轮离开120师358旅去晋西北开拓根据地,虽说不怎么受待见,也还带走了一个营的兵力,号称是一个团。反倒是肖克贵为副师长,居然一个连都没带走,真是奇哉怪哉。

冀热察挺进军搞成这个熊样,最后连番号都撤了,作为司令员的肖克,好像也没受到什么影响,转身去了晋察冀做副司令,还做了一段时间的代理司令。背后有些啥故事呢?

背后的故事虽说也和红三有些关系,肖克倒不是红三军团出身。

挺进军中红三出身的是参谋长徐德操,在挺进军撤销后,他调任一分区任参谋长,也就是顶了黄寿发的职位。黄寿发调走算是升了一级,徐德操虽说是平调,但两个职位的含金量可说是天差地别。挺进军和一分区,那能比么?

徐德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红五军第三师第七团班长、排长,红三军团第五军第四师司令部通信科科长,第五军第十团参谋长、团长。

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第四师第十团参谋长,1936 年12月至 1937 年 8月任第十团团长。

抗战爆发后,1938 年4月至12月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大队大队长。

同年 12 月至1940 年8月任抗大第二分校训练部部长。

1940年8月至1942年2月任八路军热察挺进军参谋长、军政委员会候补委员。

1942年后至1944 年9月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参谋长。

徐德操在一分区,甚至整个晋察冀都是很牛的,据当时的老人们回忆,某次战役缴获了一只日本的军犬,杨成武挺喜欢,就养在了司令部。那时整个根据地都很困难,连人都吃不饱,养条狗说出去不好听,杨成武他们一般也不好拉出来遛。

徐德操不管,经常军装笔挺,蹬着皮靴,牵着这条狗在一分区里面溜达。想想那个画面,是不是有点魔幻?

徐德操为啥这么牛?凭啥这么牛?背后又有些啥故事?

丁盛:

再说说挺进军中另一位红三出身的,他的级别相比徐德操要低一些。

丁盛最早是红一的,后来被选去做王稼祥的警卫员,后来王稼祥推荐他去了红三军团。

丁盛是在红三军团序列中参加长征的。长征中红三军团损失很大,撤销了师一级建制,原来的三个师缩编为四个团。丁盛被分在第十二团,担任连指导员。后来丁盛由12团调到11团,还是任连指导员,11团的团政委是王平。

长征到达陕北后,丁盛被调到了红28军,也就是和宋时轮一个路径,后来又一起被编入120师358旅,宋时轮离开358旅,自己去晋西北创业,丁盛就是宋时轮带走的一个营中的连级干部。

后来经冀东暴动,平西撤退,宋时轮支队并入冀热察挺进军中,宋时轮因高志远的事情和肖克闹翻,离开了挺进军。丁盛没有离开,留在挺进军下面的一个团担任团政委。

后来回延安开七大,1945年和黄永胜一起带着教二旅去东北,路过冀热察时,被程子华留下来,后来在四野一路发展都挺顺利。虽然军衔只是授了少将,但职务却做到了大军区正职,在少将中也是凤毛麟角。

丁盛是很能打的,打杜聿明,打白崇禧,打美国,打印度,可以说是战功赫赫。

说到丁盛,倒不是说他在冀热察发展时有啥特别的,只是说到这了,丁盛也算是红三老人,必须要提一下。

邱蔚:

同是红三出来的邱蔚,在晋察冀时的境遇比丁盛要好得多。

红军期间,邱蔚曾任红5军第1师1团排长,红3军团第6师17团连长、营长,红3军团第4师11团侦察参谋、参谋长等职。

到陕北后,1936年2月入陕北抗日红军大学学习。1937年1月任红1军团第1师13团副团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兼第1支队3大队大队长、第2团副团长、第3团团长、第1团团长。

1944年2月,奉命率部到陕甘宁边区,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2旅1团团长、副旅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副旅长。

邱蔚最早编入独立团时,是副营长,后来成为2团副团长,三团团长,最后终于成为一团团长。老一团是一分区,甚至整个晋察冀军区中都是头牌主力部队,能当上老一团的团长在团级干部就算是天花板了。

邱蔚和丁盛一样,也是回延安开会,45年,丁盛随黄永胜去了热河,而邱蔚没走,在陕甘宁联防军短暂任职后,又跟着聂荣臻回了晋察冀。后来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都打得很好,自己发展得也很顺利,1955年授少将。可惜的是在驻地青岛,他休息日在海边钓鱼时不慎落水,年仅44岁。

邱蔚在晋察冀的发展除了受到杨成武的特别关照以外,还有其他的助力。。。

晋察冀的这些红三军团出身的干部,在抗战期间发展得都很不错,一方面是得到得机会更多,职务进步的可能性也更大,另一方面是隐形的影响力非常大,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要超出他们职务的正常水平。这种情况,只能理解是得到了更高层的一些授权或者是暗示。

比如聂荣臻回延安开会期间,晋察冀军区曾组织了一场座谈会,检讨之前几年工作的一些问题和毛病。结果这会一开就收不住了,一下子开了40多天。。。可想而知,这个会的氛围,。。要说这会,本来只是要简单谈一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纯粹是开着开着就控制不住了,那也不是完全没可能,但概率大概很小。。。

这里并没有任何一点要说红三搞小圈子的意思,实际上彭总的性格是很坦荡的,不会有太多的想法。真要有想法,就不会主动取消红三的番号,就算取消了也会尽快恢复。

重用红三军团的老人,纯属是因为对他们知根知底,清楚他们每个人的特点和长处,用起来自然很顺手。

只不过在涉及到了一群人,或者几群人的时候,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也不会完全没有一点私心。

这篇短文只是把事实尽可能罗列出来,并不替各位做结论,各位读者老爷可以各自按照自己的理解各自判断。

相关文章

    ​争夺“AI领跑者”,北京靠什么

    ​争夺“AI领跑者”,北京靠什么

    ​脑满肠肥之辩证

    ​脑满肠肥之辩证

    ​学易经基础入门知识99条

    ​学易经基础入门知识99条

    ​10款铁板菜,款款诱人!回去做!

    ​女生最放不下第几任男友

    ​女生最放不下第几任男友

    ​女生渴望收到的礼物(让女生瞬间感动的礼物)

    ​女生渴望收到的礼物(让女生瞬间感动的礼物)

    ​女生喝醉是不是在给我机会?

    ​女生喝醉是不是在给我机会?

    ​女生18岁应该送什么礼物

    ​女生18岁应该送什么礼物

    ​教大家看刷票公司是怎么操作刷票的

    ​黄金灯鱼的简介-饲养黄金灯鱼的环境

    ​黄金灯鱼的简介-饲养黄金灯鱼的环境

    ​不能在一起的爱算真爱吗(不能在一起的爱)

    ​不能在一起的爱算真爱吗(不能在一起的爱)

    ​这些别出心裁的菜名你见过几个?

    ​这些别出心裁的菜名你见过几个?

    ​迎江寺

    ​迎江寺

    ​女生发朋友圈骂人针对谁怎么办

    ​女生发朋友圈骂人针对谁怎么办

    ​女生18岁应该送什么礼物,值得送精选清单

    ​女生18岁应该送什么礼物,值得送精选清单

    ​男朋友说我是炮架子(男朋友说我嘴炮)

    ​男朋友说我是炮架子(男朋友说我嘴炮)

    ​不理解就是不爱吗

    ​不理解就是不爱吗

    ​正确的婚姻观是什么

    ​正确的婚姻观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