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坤网

​曾是当地人的心头好,却因外资而衰败,重庆山城啤酒经历了什么?

点击: 来源:皮坤网
摘要:曾是当地人的心头好,却因外资而衰败,重庆山城啤酒经历了什么? 啤酒在很多人心中是舶来品。最初外国人是在东北的哈尔滨地区开设酒厂的,后来随着宣传推广,啤酒厂才在我国遍

曾是当地人的心头好,却因外资而衰败,重庆山城啤酒经历了什么?

啤酒在很多人心中是舶来品。最初外国人是在东北的哈尔滨地区开设酒厂的,后来随着宣传推广,啤酒厂才在我国遍地开花。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诞生过很多优秀的本土啤酒品牌,但是随着20世纪经济放开,外资纷纷入局我国啤酒市场,很多国产啤酒就这样那被收购了。

对重庆的朋友来说,被收购的山城啤酒是很多人心中难忘的记忆。重庆有山城的别称,而这款本地啤酒牌子能以山城为名,就足够说明它在当地人心中的重要性。1958年的春天,重庆啤酒厂在石桥铺破土动工,同年11月就推出了山城啤酒,因口感独特和后劲十足,山城啤酒很快就受到本地人的喜欢。

在那个改革开放的年代,我国本土啤酒产业迎来增长爆发期。而且得益于川渝地区的产业整合,以山城啤酒为代表的本地啤酒,在各自的市场上占有率可以达到90%,几乎可以说是家家户户逢年过节的必备饮品。在那个时候,很多地方都还是本土品牌的天下。

但这样的局势被疯狂撒钱的外资品牌打破了。1997年重庆啤酒上市后,因为多元化的战略分散了资金和管理精力,使公司错过了啤酒行业的扩张与成长的良机。而这个时候以百威、嘉士伯为首的外资啤酒企业相继进入中国市场,并花费大价钱并购、整合本土啤酒厂商。

2004年山城啤酒开始引进外资,公司性质也开始由国资控股转变为合资。而此时嘉士伯逐步增持山城啤酒的股份,在2010年成为最大股东。到2013年,嘉士伯通过邀约收购将持股比例增至60%,实现了对公司的控股,山城啤酒也正式沦为外资品牌。

而山城啤酒的变味就是从嘉士伯控股后开始的。在嘉士伯收购重庆啤酒股份时,曾经作出过这样的承诺:“会保留山城啤酒等品牌,也不会改变其口味。然而嘉士伯只做到了一半,保留了品牌的名字,但口味已经完全不是原来的味道了。

在一些老重庆人看来,现在的山城啤酒品质已远不如前,“喝了20年重啤的啤酒,最开始大绿瓶老山城,再到新山城。最近10年又喝1958,喝国宾和纯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喝了就头疼。”而在口味变化外,山城啤酒的产销量与市场占比也双双下降,这与嘉士伯压缩山城啤酒低端产品的战略不无关系。

现在的山城啤酒普遍反应都太淡,没了当初的味道,很多年轻人也不爱喝。对很多重庆人来说,山城啤酒曾是本地人的心头好,也是优秀的民族啤酒品牌,但在引入外资后一切都变了,现在的市场销售也仅限于川渝地区了,想走出去很难。

大家有喝过山城啤酒吗?欢迎留言一起讨论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