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廊桥
中国的廊桥
由于老家河上就有一坐廊桥,从小在其上玩大,所以提起廊桥就别有一番温暖!
其实中国各地廊桥很多,并且中国廊桥别称也很多,如虹桥、彩虹桥、花桥、凉桥、福桥、蜈蚣桥、鹊巢桥、风雨桥等!在中国,每一座古廊桥都承载了许多重要角色:它们是休憩场所、是祭祀宗庙,是交易市场、是娱乐平台,是地标建筑、是精神家园,是团结乡民的纽带,是传播文化的长廊在中国百姓心目中,廊桥不仅是公共建筑,更是文化图腾。
在国内要数浙江和福建两省廊桥最多。2008年,丽水市庆元县还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廊桥之乡”。在杭州也有很多的廊桥。
1.惠济桥
2.霁虹桥
3.玉带桥
4.采莲桥
5.映月桥
6.坝子桥
7.太平桥
8.环楼桥
环楼位于胜利河与运河、红建河(余杭塘河)交汇处,直径80米、高6.6米,共两层,以廊桥相接,形成一个中空的圆形,凌驾于水面,好像从水中升起的村落,也称为胜利河水寨。
9.桂芳桥
桂芳桥,又称茆桥,俗呼东茆桥,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临平镇东大街,南北向跨于上塘河上。此桥结构特殊,北岸原有东西向一桥,桥下有闸启闭,用于泄上塘河之水于镇北,系一水利设施。宋时东大街为集镇中心。后水闸淤塞,遂将桥墩筑于东西向桥上,故俗称“桥里桥”。此桥为单孔石拱桥,采用纵联并列分节砌置法,长18.55米,宽5.06米,通高8.5米,矢高6.6米,桥孔跨径10.45米。拱券内北壁上数第二节并列条石正中刻有:“大德乙巳(1305)无射月(九月)戊申日庚申时建”两行14字;上至第三节正中,亦有纪年两行“大清道光戊申年(1848)庚申月丙子日庚申时开工重建”20字;拱券南壁上数第三节正中刻有纪年两行“大明天启七年(1627)林钟月(六月)初五日开工重建”16字。
据明嘉靖《仁和县志》载:“始建无考,旧名茆桥,因宋时里人徐宣与弟寅、垓,同太学生数十人伏阙上书,攻贾似道。后登进士垓居榜首,乡人号曰一门三秀,更桥名为‘桂芳’。”有清道光十九年(1839)“重建桂芳桥记”碑详载其事。
10.赋溪廊桥
11.家乡的廊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