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制裁禁运简史
美国对中国制裁禁运简史
美国对中国贸易禁运主要分为两个时期。
一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到1972年尼克松访华前的20多年,二是特朗普第一任期以来的这段时间,以发动贸易战为标志实施的相关制裁禁运。
两个时期的禁运尽管内容、方式手段及战略目的都有着明显差异,但两种制度及文化间先天的对立性及内在冲突的不可调和性彰显无遗。回顾这一历程,是为了时时刻刻保持警醒,只有在发展中不断弥补短板,减少甚至杜绝有被卡脖子的领域,我们才能不受制于人。
我们先看第一时期,1949-1972年。
总体来看,20世纪50年代前后开始的美国对中国的系列禁运,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之间的生死博弈,美国企图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把中国新政权扼杀在摇篮里的政目的。
1949年年1月美国出台了NSC34号文件。文件指出,防止中国成为苏联的卫星国是美国对华政策的首要目标。
1949年2月出台的 NSC41号文件重申,美国对华的首要政策目标应是防止中国成为苏联的附属国。
该文件要求美国对出口到中国的所有产品都应建立一套管制制度,包括禁止出口任何直接军事用途的物品,但与美国对苏联的限制相比 相对宽松。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美国计划对出口到中国大陆、中国港澳地区、朝鲜及其他远东地区的商品,实行R程序出口管制,即从美国出口任何商品到这些目的地都需要出口许可证,其主要目的是防止战略物资经中国等地转运到苏联。
1949年11月,成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共17国,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该机构专门负责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封锁禁运。
1949年12月,美出台NSC48/2号文件,该文件相比于NSC41号文件,制定了更为严格的对华贸管制措施。
1950年3月,美国宣布《战略物资管制办法》,包括机器、交通工具、金属制品、化工原料在内的600余种被管制战略物资的出口必须经过严格审查并具备出口许可证。6月又颁布《1950年输出统制法令》,规定煤油、橡胶、椰油、铜、钻石、铅、银等11种货品,除非领得特别输出许可证,不得输往中国大陆及其澳门地区。
1950年11月美国出台NSC91/1号文件,将管制的战略物资由600余种增加到2100余种。
1950年12月16日,美国颁布《管制外人资产法令》,所有中国在美辖区的公私财产一律加以冻结,至此,美国对华所有进出口贸易和金融交易都实行全面禁运。
1951年2月1日,在美国操纵下,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要求所有联合国会员国立即对运往中国的某些货物实行禁运,实现其了在联合国框架内的对华多边国际禁运目的。
1952年9月,巴黎统筹委员会增设下属机构「中国委员会」,专门负责执行对华禁运,制定对中国贸易的特别禁单(“中国禁单”)约500种项目,比对苏联和东欧国家所适用的“国际禁单”项目还要多。
但随着国际局势趋于缓和及世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美国同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日益尖锐。
1953年后,美国与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等国对执行“禁运”政策开始出现分歧。
1957年5月30日,英国决定放宽对外贸易管制。参加巴黎统筹委员会的大部分工业国家在一个月内陆续表态,放宽对我国的贸易限制。
1971年,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许多国家纷纷同我国建交,相互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进一步正常化。
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中美贸易逐渐恢复正常,也标志着这一阶段的禁运大体结束。
第二个时期以特朗普首个任期内的贸易战为标志,2016-。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对美国全球领先地位形成挑战,中美关系转向竞争态势。
为遏制中国的崛起,美国对二战后建立的多边国际经济秩序由建构转向解构,频频运用单边法律武器,实施长臂管辖制裁封锁中国经济。
从禁运内容上看,由于中国目前已经建成了完善的工业门类,实现了工业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因此像第一时期那样全方位的对中国实施禁运已经变得不可能。
美国于是逐渐以“脱钩断链”、“小院高墙”等模式,专门针对中国经济、科技领域的关键短板部分进行制裁和禁运,以达到迟滞中国现代化、尽可能延长其全球霸权的目的。
最典型的就是对我国禁运ASML的EUV光刻机及英伟达最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
这其中,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修订的《出口管制条例》(EAR)为主要工具。
EAR通过实体清单、未经证实清单、被拒绝人清单以及最终军事用户清单等基于受控物项的使用目的、最终用途和最终用户对受辖企业的交易实施控制。
除了众所周知的华为、中兴等企业外,截至目前,已经有约1500家左右中国实体被美国政府列入“实体清单”,涵盖 AI、芯片、生物技术、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领域。
具体来说,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认定的、对美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具体新兴技术主要包括:
(1)生物技术,例如:
(i)纳米生物学;
(ii)合成生物学;
(iii)基因组和基因工程;
(iv)神经技术。
(2)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技术,例如:
(i)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例如:大脑建模,时间序列预测和分类);
(ii)进化和遗传计算(例如:遗传算法,遗传编程);
(iii)强化学习;
(iv)计算机视觉(例如:物体识别,图像理解);
(v)专家系统(例如:决策支持系统,教学系统);
(vi)语音和音频处理(例如:语音识别和制作);
(vii)自然语言处理(例如:机器翻译);
(viii)规划(例如:调度,博弈);
(ix)音频和视频处理技术(例如:语音克隆,深度换脸技术);
(x) AI云技术;或
(xi) AI芯片组。
(3)定位导航授时(PNT)技术。
(4)微处理器技术,例如:
(i)系统芯片(SoC);或
(ii)堆叠式内存芯片。
(5)先进计算技术,例如:
(i)内存中心逻辑。
(6)数据分析技术,例如:
(i)可视化;
(ii)自动分析算法;或
(iii)上下文感知计算。
(7)量子信息和传感技术,例如:
(i)量子计算;
(ii)量子加密;或
(iii)量子传感。
(8)物流技术,例如:
(i)移动电力;
(ii)建模与模拟;
(iii)全资产可见性;或
(iv)基于配送的物流系统(DBLS)。
(9)增材制造(例如:3D打印)。
(10)机器人,例如:
(i)微型无人机和微型机器人系统;
(ii)集群技术;
(iii)自组装机器人;
(iv)分子机器人;
(v)机器人编译器;或
(vi)智能微尘。
(11)脑机接口,例如:
(i)神经控制接口;
(ii)意识—机器接口;
(iii)直接神经接口;或
(iv)脑机接口。
(12)超音速,例如:
(i)飞行控制算法;
(ii)推进技术;
(iii)热防护系统;或
(iv)专用材料(用于结构、传感器等)。
(13)先进材料,例如:
(i)自适应伪装;
(ii)功能性纺织品(例如:先进纤维和织物技术);或
(iii)生物材料。
(14)先进监控技术,例如:
面纹和声纹技术。
……
这些领域的人才、硬件、软件、零部件、材料等都在严格被禁之列。
在百年变局大背景下,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对新技术的控制和垄断成为国际权力的重要来源,而防范新技术为竞争对手获取亦成为大国制度之争的常态。
唯有奋发图强,在被制裁禁运及卡脖子的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民族的复兴也才真正有希望。
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变得更强大!
参考文献:
【1】尤建设《56世纪N6年代美中之间禁运与反禁运的较量》(《史学月刊》,2021年第8期);
【2】王燕、李菁《美国出口管制清单制度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经贸法律评论》,2022 年第 5 期);
【3】
ccccccc/pvwbzbrst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