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海外华侨有难,中国是如何撤侨的?历次撤侨展现大国担当
一旦海外华侨有难,中国是如何撤侨的?历次撤侨展现大国担当
最近半年,撤侨这个词汇随着再次成为热点,如果要说中国的撤侨行动,在2000-2015年之间,中国海外撤侨行动就达20次。历次撤侨行动说明我们国家从“外交为国”向“外交为民”理念的转变,中国综合实力增强。
新中国撤侨次数其实很多,但是大多数国人对于撤侨的认识却是近十年的事情,这是由于互联网和影视产业的发展,国内媒体开始大规模报道撤侨事件,还有诸如《战狼》、《红海行动》这样优秀电影的宣传,引起了国人对撤侨的关注。
很多人对撤侨有一个最大的疑问,撤侨仅仅是撤离华侨和中国人吗?那华人和外国人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撤侨都是以国籍作为依据,理论上只撤离本国籍的公民,但是如果应他国请求,也可以代表第三国实施撤离行动。也就是说,中国在撤侨的时候也可以撤离拥有他国国籍的华人以及外籍人士。
看一组数据,2011年利比亚撤侨行动中,中国帮助12个国家2100多名外籍人士撤;2015年也门撤侨行动中,中国协助15个国家的279名外国公民撤离。这就是大国的责任感。
2000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2年中国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随着中国经济腾飞,海外中国公民数量急速增加,中国人的足迹遍布全世界,出境人数动辄以亿次计算,海外劳务人员和留学生数量都达到百万之巨。这直接导致中国人在海外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事件逐渐增多,而且部分国家的局势不稳也直接威胁当地中国人的安全。
海外公民安全问题也是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的。据统计,2000-2015年这16年间,中国海外撤侨行动的数量达到20次。新世纪以来,中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2011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中国综合实力的支撑下,中国撤侨机制逐渐成熟,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完成撤侨行动。
在撤侨行动中除了需要获得所在国各类通行许可和武装保护外,中国撤侨工作更多的是直接派遣本国民航、客轮、甚至是军事力量等方式执行海外撤离任务。中国还会协助他国公民撤离,承担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责任。
而且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广泛运用,让撤侨行动在内外联络十分迅速。2011年中国在日本撤侨行动中,撤侨工作人员通过社交媒体搜集侨民求助信息,并告知其获救方式;2015年尼泊尔撤侨行动中,在震后两个小时内,外交部和中国驻尼大使馆迅速建立互联互通的社交媒体联络群,迅速展开撤侨行动,中国成为第一个从尼泊尔撤侨的国家。
社交媒体成为一个比热线电话更直接、更快速、更有效、覆盖范围更广的方式。
根据条件不同,撤侨方式的选择也不同。中国运用军事力量撤侨是一大亮点,这在一些电影中有很多的展现,大家可以看看。一般情况下,撤侨采用民航包机、客轮、军舰等方式,某些特殊情况也会派军机直接前往接侨,比如2015年中国从尼泊尔撤侨,少数中方员工被困灾害现场,我国直接派出陆航直升机将其撤至中国境内。
21世纪后的撤侨行动频率逐渐增大,且规模大小不一,既有2010年海地撤侨60人的小规模行动,也有2011年利比亚撤离35860名侨民这样的大规模任务。总的来看,我国的撤侨行动越来越高效迅速,国家对海外侨民的安全越来越重视,这是一个大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是我们国家强大的标志。
说明:本文只为分享知识,部分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未找到出处,如侵权请联系处理,致谢!
转载:如需转载本文,请联系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