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八式步枪,我军口中的“三八大盖”,它为何深受我军喜爱?
日本三八式步枪,我军口中的“三八大盖”,它为何深受我军喜爱?
现在很多抗战题材的电视剧电影中都会有下图这种枪的身影,没错,这就是日本在二战时期所装备的三八式步枪,它是基于日军老式的三零式步枪改良而来,因为在他的枪击上方有一个防尘盖,所以它又被我军形象的称为三八大盖。
三八式步枪在日俄战争后的1907年被日本陆军正式采用为制式武器,它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最主要的武器,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用了整整40年。三八式步枪在当时世界各国所装备的步枪中,算是一朵奇葩的存在,就在世界各国的军队都在想尽办法缩短步枪的长度时,而此时的日本军方却对这种趋势丝毫不感兴趣。
为了能够保留日军所谓的武士道精神,锻炼士兵的送人头能力,最后在军方的要求下,三八式步枪的枪身长度在老式30式步枪的基础上增加到了1.28米,而当时世界主流步枪的长度大概都在一米左右。抗战初期,侵华日军的平均身高在1.5米到1.6米,而在中后期,士兵的平均身高则下降到了1.46米。三八式步枪在加装刺刀后,长度已经逼近1.7米,这个长度对于身材矮小的日本士兵显得异常突兀,但在白刃战中,这种突兀却能转化为巨大的战术优势。在电影血战台儿庄中,一个小鬼子轻易就可以刺伤三名中国士兵。
三八式步枪采用旋转后八式枪机,使用6.5*50毫米有板步枪弹,弹容五发。虽然这种枪弹威力不大,但精度却很高,穿透力强,最远射程可以达到800米,几乎是中国军队装备的中正式步枪的一倍。不过这种口径的枪弹会有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那就是穿透力太强了,以至于近距离射击时,子弹会很快穿透敌人的身体,无法形成有效的杀伤力。而我军所装备的7.62毫米口径的中正式步枪,近距离射击时,弹会在敌人内部发生翻滚,造成严重的创伤。被命中者往往会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亡。
三八式步枪凭借着精度高、射程远、可靠性高等优点深受我军的喜爱,它也是我军缴获最多的战利品之一,在英勇无畏的我军士兵手中,它就是一把杀敌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