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杨森的故事1.1
开国少将杨森的故事1.1
杨森少将: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少将,时任第65军副军长。
一、将军简介
杨森(1916~2004),原名杨国荣,河南省固始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5军第75师225团通信员、通信班班长、通信排长、特务连长、通信参谋。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反“围剿”、长征和直罗镇、山城堡、东征、西征等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通信参谋,抗日军政大学学员,抗日军政大学总校、第2分校区队长,中央北方分局警卫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晋察冀军区平北军分区游击大队大队长、军分区司令部警卫连连长、军分区司令部通信股长,晋察冀军区第12军分区第40团参谋长、团长。参加了平型关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12军分区40团团长,冀察纵队8旅23团团长,晋察冀野战军第2纵队4旅12团团长,华北野战军第8纵队22旅66团团长,华北军区、第一野战军第19兵团65军193师副师长兼参谋长。参加了正太、清风店、平津、太原、兰州、宁夏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65军193师师长,南京军事学院学员,志愿军第65军193师师长,第65军副军长、军长,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顾问。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担任保卫开城和板门店和平谈判中立区的任务。获得朝鲜二级国旗勋章。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少将。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4年7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二、将军生平
杨森(1916~2004),原名杨国荣,1916年生于河南省固始县武庙集乡邓岭村。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红25军第75师225团通信员、通信班班长、通信排长、特务连长、通信参谋。
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反“围剿”。
1934年11月随红25军参加长征。
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到陕北后,参加了直罗镇、山城堡、东征、西征等战役,在战斗中三次负伤。
1937年8月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通信参谋,参加了平型关战斗。
1938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任抗日军政大学总校和第2分校区队长。
1940年任中共北方分局警卫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
1942年任晋察冀军区平北军分区游击大队大队长、军分区司令部警卫连连长、军分区司令部通信股长。
1943年,在掩护军分区机关转移时身负重伤。
1945年任晋察冀军区第12军分区第40团参谋长、团长。
抗战胜利后,任晋察冀军区第12军分区40团团长。
1945年10月任冀察纵队8旅23团团长。
1946年6月任晋察冀野战军第2纵队4旅12团团长。
1948年5月任华北军区第8纵队22旅66团团长。
1949年2月任华北军区第19兵团65军193师副师长兼参谋长。6月任第一野战军第19兵团65军193师副师长兼参谋长。
参加了正太、清风店、平津、太原、兰州、宁夏等战役。
建国后,任第65军193师师长。
1952年毕业于南京军事学院,同年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第65军193师师长。担任保卫开城和板门店和平谈判中立区的任务。获得朝鲜二级国旗勋章。
1953年10月回国后,任第65军副军长。
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64年4月晋升少将。
1969年2月~1972年5月,任第65军军长。
1972年5月任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
1981年8月~1983年9月,任北京卫戍区顾问。
1982年11月~1987年12月,任中共北京市顾问委员会常委。
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4年7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