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流苏:真是勇敢追求婚姻幸福的人生赢家?还是处心积虑的捞女?
白流苏:真是勇敢追求婚姻幸福的人生赢家?还是处心积虑的捞女?
01
最近看到几篇关于《倾城之恋》的观后文,无一例外把白流苏二次婚姻成功,人生逆风翻盘的原因归结于她勇于反抗封建包办婚姻、勇于追求爱情婚姻自由和勇于把握自己人生这几点上,然后纷纷输出“心灵鸡汤”,呼吁女性朋友们向白流苏小姐学习。
于是,为了向女性楷模白流苏小姐学习,我特意去翻了一遍《倾城之恋》的原作,然后开始深深怀疑起那本买了多年的浙江文艺出版社的《经典张爱玲》难不成是盗版?
她仍然还是书里头那个敢于和家暴丈夫离婚,拒绝母亲兄嫂回家守寡提议,令人钦佩的白流苏,但她面对娘家白眼逼迫,行将走投无路后的一整串所思所想所为却怎么和那些文章里讲得不太一样呢?
来,我们必须捋一捋!
02
我们从白流苏第一次见范柳原开始讲起。
张爱玲借着流苏四嫂和三嫂对她的一段“噼里啪啦”的指桑骂槐让广大读者“听”明白了这两人第一见面的情形——范柳原请跳舞,席间只有流苏一个人说会,于是两人一曲舞罢又一曲、一曲舞罢又一曲。而看流苏不顺眼,想把她撵出家去的三嫂和四嫂只能坐在舞池外看着他们,然后气得七窍生烟。
问题是舞池外做着“壁花小姐”的还有流苏的妹妹宝络呢,她可是那天和范柳原相亲专场的唯一女主角啊,就这么硬生生地被异母姐姐抢了“风头”。她可是从来没有伤害过流苏!
试想你去相亲带着好闺蜜,你不会跳舞但闺蜜主动“跳出来”说她会,然后和你的相亲对象跳个没完,把你“晾”边上,你是啥想法,是不是觉得自己不小心和“绿茶”做了好姐妹?
然而白家六小姐非但没有为自己不尊重妹妹的行为感到抱歉,反而生出这样一番感慨:“她知道宝络虽恨她,同时也对她刮目相看,肃然起敬。一个女人,再好些,得不着异性的爱,也就得不着同性的尊重。女人们就是这点贱。”
白小姐将女性的全部价值定义为是否能够赢得男人的垂青。这停留在男权时代的三观放今天绝对会被全网喷成“筛子”,哪有半点新女性的思想,究竟谁在自轻自贱?
03
接下来便是范柳原通过中间人徐太太向流苏发出去往香港的邀请。在答应与拒绝的反复斟酌间,白流苏迅速地在心里盘算了三件事:一、如果拒绝,以后介绍给她的相亲对象,论顶配的也就是离异带几个孩子的普通男子。二、如果范柳原不肯娶她,那她就此声名狼藉,无人可嫁。三、如果她成功嫁得范柳原这个钻石王老五,就能一扫前耻,出口胸中恶气。
这段赌徒式的心理描写被认为是白流苏勇敢放手一搏,把握未来的最佳例证。
如果这也可以,那么被生计所迫的穷人拿着仅剩的“棺材本”跑去赌场里碰运气,想靠赢把大的从此走上人生巅峰,赢取白富美,是不是也可以被认为是在靠双手努力拼搏了?
明知范柳原是情场浪子,还要决定赌一把,这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敢,而是病急乱投医的莽撞。不想嫁给离异带娃,在公司里做职员的男子,这不是对离婚不掉价的坚守,而是不想过普通琐碎日子的虚荣。一心想着让看低她的白家人后悔莫及,这不是争气要强,而是被愤怒冲昏头脑,只看眼前得失。
白流苏去香港的目的不是为了爱情,甚至都不如范柳原那样为着荷尔蒙的心动,她无情无欲地上路,是为了去降服一个对她有兴趣又能让她衣食无忧的黄金单身汉,诱惑他为她写下一纸婚书,好让她下半辈子不再是别人眼中的失败者。
这样的心思算不算“捞女”?
04
于是在香港,白流苏向着范柳原暗暗发起了一轮又一轮婚姻攻坚战。
白流苏的目标是让范柳原向她求婚,她既不能为了笼络住对方轻易委身,也不能过分清高让范柳原彻底放弃她。所以她采取的策略是不主动,不拒绝,不付出真心。
但她实在不是范柳原的对手!
当范柳原吐露原生家庭的不愉快,内心脆弱,期盼她懂他时,流苏故意在月色中低下头去,因为她知道自己在月光中的侧脸极美,而范柳原不止一次提及喜欢她低头时的温柔,于是便起了些诱惑的小心思,却不想弄巧成拙让范柳原看穿了去,还讽刺自己特长是低头。
皆因她半路出家自学钓金龟婿,毕竟不脱大家闺秀的本性,手段实在不甚高明。交往时是真情所致的流露还是虚情假意的暧昧,像范柳原这样的情场高手真是一看就知有没有。
范柳原问她爱不爱他,她明明不爱却又不想承认,可又撒不来谎,便是一句暧昧的答复“你早该知道了,我为什么上香港来?”。如果范柳原是个初出茅庐的情场小白,可不就真以为流苏是羞怯下的默认了么?接下来可就该拜堂成亲了。
可范柳原不仅没有相信,还顺手戳穿了她真正的企图心——对他毫无感情,不过就是想拿美貌和身体来换一张“黄金饭票”。
“雄心壮志”离开上海想着算计别人,却反被“将军”,一败涂地的回了上海。虽然这个时候的流苏坚守了最后一步没有去做范柳原的情妇,但她守住清白的目的是为了赌范柳原回头。
她也想过重新开始,找个工作自力更生,但她又嫌弃低三下四的工作让自己失了淑女身份,又丧失了一样和范柳原博弈的筹码。
心术不正地去算计一段婚姻,不巧碰上了道行更高的“大魔头”,吃了亏不想着离得远远的,还想着继续和魔鬼做交易。
白小姐的心态和上了赌桌不输到倾家荡产决不放弃翻本美梦的赌徒心态如出一辙。
这哪里是勇敢追求爱情与婚姻?明明是迷途而不知返!
05
白流苏被范柳原“晾”在上海一个秋天,终于明白自己的筹码连屁都算不上。她没有傍身保命的钱,也没有谋生的一技之长,更没有至交旧友这样的人脉,所凭借的那点美貌不过是青春已过,韶华易逝。
这么一想明白,自然是心态全崩,而就在此时,范柳原时机恰好地发来了请她赴港的电报。
同样的目的地,同样的人,同样地对范柳原没有半点情与爱,当初的她是踌躇满志的远征者,现在的她是身心俱疲的投降者。
不再妄想范柳原会娶她,也不再坚持守身如玉,到达香港的第一个晚上她就成了范柳原的情妇,为的就是至少范柳原能够给她经济上的保障——有半山的大别墅住,有女佣伺候,有口不错的饭吃。
得到她的第二天,范柳原就告诉她一周后要去英国一年半载,并且拒绝带她前往,让她耐心等着他回来。
白流苏当然明白自己离始乱终弃只有一步之遥,全凭眼前的男人届时对他有几分念旧情,但内心纵有千万个火山海啸般的愤怒与不满也只能咽进肚子里,乖乖把范柳原送上船。
因为她知道自己处境卑微地连说“不”的资格都没有。
06
故事如果到这里结束,白流苏将又是张爱玲笔下一个为了优渥生活依附男人,自甘堕落的悲剧女性。毫无争议!
但是,张爱玲笔锋一转,让香港就这样陷落了,然后不仅是牺牲了一座城,她还让范柳原冒着生命危险去救白流苏,让两人生出了战火纷飞下患难与共的情谊。接着范柳原就向白流苏求婚了。
白小姐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一纸婚书,该感谢的哪是什么香港陷落,而是范柳原在危难关头对她的良心,或者说是张爱玲的笔下留情。
但她心心念念的这第二次婚姻真的幸福吗?
张爱玲说白流苏仍然是惆怅的,因为柳原不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但她知足了。
白流苏的女性独立意识是有过觉醒的,那就是她第一次离婚并且拒绝给前夫守寡的时候,但可惜她的觉醒只停留在初级阶段,主观上她还是更愿意将个人的命运寄托在一个男人身上,她的幸福全凭对方仁慈与否,本质上和第一段婚姻没有任何区别。
她从来不曾明白女人是可以靠自己的,或者她是不想明白。
所以,我们真要向白小姐“取经”,把全副身家押在一个男人身上,去勇敢争取一个既没有爱情也没有忠诚的婚姻吗?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