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于谦含冤而死
历史上的今天——于谦含冤而死
1457年2月16日,明朝忠臣于谦含冤而死。

于谦生于1398年5月13日,汉族,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 ,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明朝大臣、民族英雄、军事家、政治家。
于谦年少时读书刻苦,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考取进士。
于谦忠于国家,曾说:“社稷为重,君为轻”。
于谦为官清廉,拒绝给上司送礼,上奏揭发贪官欺辱百姓。
于谦有勇有谋,在英宗被俘的情况下,收拢残兵,调遣各部兵马,保卫京师。
景泰八年(1457年),曾经被俘的英宗在石亨、曹吉祥和徐有贞的支持下复得帝位。随后以“谋反”的罪名判于谦斩立决。
正月二十三日,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就在这座他曾拼死保卫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后的结局——斩决。
于谦死后被抄家,但家里除了之前皇帝的赏赐,什么也抄不出来。
随后几年,石亨一伙人干的坏事陆续被曝光,石亨被捕入狱,曹吉祥谋反被灭九族,徐有贞被充军流放。
于谦的儿子于冕上书明宪宗为其父申冤,明宪宗下旨道:“当国家多难的时候,保卫社稷使其没有危险,独自坚持公道,被权臣奸臣共同嫉妒。先帝在时已经知道他的冤,而朕实在怜惜他的忠诚。”
于谦才得以恢复于谦的官职,赐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