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坤网

​全球首个冷冻人:1967年冰封自己,原定2017年“复活”,现况咋样

点击: 来源:皮坤网
摘要:全球首个冷冻人:1967年冰封自己,原定2017年“复活”,现况咋样 阅读前,请伸出您的贵手点击一下关注,希望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可以在评论区进行讨论和分享哦感谢您的

全球首个冷冻人:1967年冰封自己,原定2017年“复活”,现况咋样

阅读前,请伸出您的贵手点击一下关注,希望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可以在评论区进行讨论和分享哦感谢您的支持!

文|知史通今

编辑|知史通今

前言:

詹姆斯·贝德福德曾经的美国心理学教授、财富巨头,成为了第一位在冷冻技术上“冒险”的人。

这项技术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的情节,但贝德福德的冷冻实验从1967年开始直到今天,已经过去了五十七年。

按照当时的计划2017年他将被“复活”,但今天时光已经流逝,答案究竟如何?贝德福德是否真的能如愿以偿,重生于未来的世界,成为永生的象征?

冷冻计划的起点

詹姆斯·贝德福德的名字也许在许多人眼中并不算响亮,但他的决定却无疑影响了人类对生死、对科学的看法。

1940年代正值科学与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人类开始探索医学的无限可能,贝德福德作为一名心理学教授,却因为一场病魔的侵袭,走上了与死神搏斗的道路。

1967年医生给他下达了“死刑”,肺癌晚期、肾癌也处于极为危险的阶段,生命的倒计时似乎已经开始。

与许多人一样贝德福德面临着生死离别时的无奈,但与多数人选择接受命运不同,贝德福德选择了挑战。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贝德福德读到了罗伯特·埃廷格的《不死的期待》,书中提出的“人体冷冻”概念,令他为之震撼。

这项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在死亡后通过低温将人体细胞保存,等待未来科技进步时,能够使冷冻人体重新复活。

贝德福德认为如果这个技术能够实现,那么他就可以战胜死亡实现永生。

对他而言死亡不过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而科学或许能够打破这个阶段,开启另一段新的生命旅程。

此时的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只是为了延续生命的人,而是带着对科技未来的无限憧憬,迈向了未知的领域。

他开始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推动冷冻技术的研究,贝德福德亲自投资建立冷冻研究所,还邀请了多位专业人士来一起讨论和改进这项技术。

他甚至专门请来电工专家尼尔森一起合作,试图打破当时冷冻技术的种种局限。

从一开始的理论探讨到实际操作的实验,贝德福德的一步步努力似乎让这项曾经看似不可实现的冷冻技术变得触手可及。

每一笔投入,每一项改进,似乎都在向他的梦想靠近,但无论多么坚定的信念,在最终选择冷冻的那一刻,贝德福德心中的那份不安也依然存在。

1967年1月12日贝德福德终于迎来了自己生命的终结,根据当时的技术,他的遗体立即被处理并送入了冷冻设备中,温度骤降至零下196摄氏度。

根据贝德福德的意愿他将自己的身体暂时交给了这项“冷冻技术”,等待未来某一天科学突破的那一刻,他能够在新的世界中复生。

当时这项冷冻技术还处于非常初步的阶段,甚至连能否成功解冻都没有确凿的证据,但贝德福德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相信科学的未来。

尽管冷冻技术并非完美无缺,且当时的科技远未达到解决生命复生的问题,但贝德福德似乎从未怀疑过自己的选择。

他坚信科学能解决一切,能够让他从死亡的阴影中重生,冷冻的这一步或许是他生命中最大胆的一步,但也是他最坚定的一步。

而冷冻技术的困难远比他当初设想的要复杂得多,就在贝德福德的身体被保存好时他会遇到怎样的挑战?

贝德福德的选择

在贝德福德那个时代人体冷冻技术还只是一个理论上的设想,许多人甚至认为这只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

然而贝德福德却做出了一个与常规完全不同的选择,将自己送入冰冷的“死亡之眠”,等待科技进步的奇迹。

贝德福德的一生充满了成就和辉煌,他的财富和地位为他提供了许多选择的机会,但他选择了与大多数人截然不同的道路。

当得知自己患上肺癌和肾癌晚期后,贝德福德并没有轻易接受命运的安排,而是选择冷冻自己,等待未来技术的复生。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贝德福德甚至捐赠了50万美元,帮助成立了加利福尼亚人体冷冻协会,为冷冻技术的研究提供资金支持。

1967年1月12日贝德福德最终因病去世,在他去世后的短短几分钟内科学家们便开始了冷冻程序,迅速将他的身体送入冷冻舱。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存他的细胞和组织,研究人员将其体温降至零下196摄氏度,尽可能地防止冰晶在细胞内形成。

贝德福德的身体被精准地冷冻在这个极低的温度下,仿佛进入了一个没有时间流动的静止状态。

可冷冻技术虽然在实验室里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对于整个人体来说这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研究人员在冷冻贝德福德的身体时,面临着种种困难与未知,冷冻技术要求对温度的精确控制,还需要防止体内的血液凝固和组织受损。

尽管贝德福德为这项实验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支持,但这些问题并非短期内能够解决的。

在冷冻后的一段时间里贝德福德的身体曾经历过几次危险的事故,最严重的一次是冷冻研究中心发生了电力故障,导致贝德福德的身体温度一度回升。

这一事件让科学家们心惊胆战,也使得冷冻技术的可行性再次遭到质疑,冷冻技术本身的脆弱性和复杂性,暴露得淋漓尽致。

即使如此贝德福德依然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他的身体被冷冻的这个决定为后人带来了宝贵的科研数据。

冷冻技术的未来并不明朗,但贝德福德的大胆尝试,给这一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他的冷冻之旅会面临什么样的磨难呢?

曲折的冷冻之旅

贝德福德的家族与冷冻研究机构之间的矛盾就成了一个不小的障碍。

尽管贝德福德生前已明确表示自己希望能接受人体冷冻并等待科技进步时复生,但他的家人却难以接受这个决定。

他们对于贝德福德是否能够复活充满疑虑,同时这项实验的高昂费用也是一大负担。

于是家人和研究机构之间的争执不断,甚至在贝德福德去世后,冷冻资金的分配问题也成了法院上的争议焦点。

最为棘手的困难出现在1979年,当时冷冻研究机构遭遇了一次突如其来的电力故障导致所有设备停运,贝德福德的身体差点就这样“复活”了。

这场意外的停电事故让冷冻计划的管理者几乎崩溃,贝德福德的遗体是否受到影响成为了焦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舆论的声音也不断发酵,有人质疑冷冻技术是否是一个骗局,是否真的能让死人复生。

许多媒体开始以讽刺和怀疑的口吻报道这项实验,甚至有人认为这只是为贝德福德家族谋取利益的商业噱头。

人们开始质疑冷冻技术是否真的能成为突破死亡的钥匙,还是只是一个被过度美化的梦想,尽管面临无数的质疑,冷冻技术研究依然坚持进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研究者们逐渐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和数据,也开始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人体冷冻的种种局限性。

尽管在贝德福德的冷冻计划中,出现了种种变故和难题,但其中的每一次挫折和失败,都为后来的研究和技术改进提供了宝贵的教训。

科学的挑战与希望

2017年本应是贝德福德复生的“伟大时刻”,冷冻技术的解冻实验正如期进行,而当科学家们探寻冰封之谜时,却发现贝德福德的身体早已无法承受解冻的压力。

经过五十年的冰冻贝德福德的身体发生了不可逆的细胞损伤,尤其是大脑的损毁严重到无法修复的程度。

这场实验的失败让贝德福德的复生梦想破灭,也为冷冻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打击。

科学家们曾寄希望于科技的进步能够解决这一难题,可现实远比想象中的复杂,解冻人体,尤其是恢复大脑的功能,远远超出了现有科技的能力范畴。

细胞损伤、冰晶的形成、温度调控等因素使得冷冻人体的复生看似遥不可及。

贝德福德的例子虽未能实现复生,但却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实验数据,指引他们深入探索冷冻技术的科学原理与限制。

从他的经历中科学家们积累了有关冷冻保存和复生的宝贵经验,还促使了相关领域的技术更新和改进。

虽然目前的技术仍不足以让已故的人重新焕发生命,但贝德福德为这项前沿科技的推动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

如今尽管冷冻技术尚处于研究阶段,但科学家们已经开始探索如何减少细胞损伤、提高复生的成功率。

结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对死亡的理解逐渐发生变化,贝德福德的试验虽未能达到复生的目的,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科学探索的勇气和力量。

虽然当前技术的局限使得冷冻人体复生成为一个遥远的梦想,但正是这些早期的探索,推动着科学家们不断尝试,向着更加光明的未来前进。

参考文献:

央广网2017-08-16发布的《中国首例人体低温保存在济南完成 科技真能给死亡按下暂停键吗?》

北青网2023-11-13发布的《人能“死而复生”吗?人体冷冻鼻祖:这是基于科学的科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