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术语着相
佛教术语着相
着相是佛教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描述人们过于关注和执着于事物的表象或个体意识,从而偏离了其真正的本质。
根据佛经上说佛有三十二相,除了一些明显的外表上的相,还有一些隐秘不易显现的相,及有八十种随行好。这八十随形好是将三十二相中一些细微之处显示出来,也就是是对三十二相的细节补充,由于这八十种好是随三十二相而有,所以称为八十隨形好。
这些相都是功德圆满的表現,也就是说这些好的相貌都是修来的,《大乘百福莊嚴經》中说每修一百福才壮严一相,一百个福才有一个相,所以拥有三十二相就要修三千二百个福。菩萨修行要过一百大劫才能成就这些好的相,而佛陀修行精进,经过九十一劫才获得這圆满相。关于这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总结了一下,大致就是包括了身形、 五官相貌、 筋骨皮肤非常好。除了這些好的相之外這三十二相中还有一些异相,比如頭頂隆起的肉髻,那個可不是頭發而是肉 ,《楞嚴經》稱之為無見頂相就是看不見腦袋頂 ,还有身縱廣相,就是佛的雙手張開這個寬度和身高一樣長等异相。
大概佛也早就知道,三十二相再好也不是佛的法身,所以佛当初不許人们为他造像,而是用佛的精神品質以及智慧来进行感召。着相就是当真,谁当真谁痛苦,佛为了让众生离苦,所以告诉众生不要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