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坤网

​三国枭雄:刘备

点击: 来源:皮坤网
摘要:三国枭雄:刘备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是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年号章武。谥号汉昭烈帝

三国枭雄:刘备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是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年号章武。谥号汉昭烈帝,史家多称其为先主。刘备死后,其子刘禅继位。

刘备的著名事迹:

1. 桃园结义:刘备与关羽、张飞在桃园中结为兄弟,共同立誓要匡扶汉室。

2. 三顾茅庐:刘备三次上山拜访诸葛亮,最终请出诸葛亮辅佐自己。

3. 赤壁之战:刘备与孙权联合,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4. 夺取益州:刘备在庞统等人的协助下,成功夺取益州,为建立蜀汉政权打下基础。

5. 汉中之战:刘备在法正等人的协助下,攻占汉中,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6. 永安托孤:刘备在临终前将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和赵云,史称“永安托孤”。

与刘备相关的成语:

1. 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地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2. 桃园结义:指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结为兄弟的故事,象征着深厚的友谊和忠诚。

3. 后患无穷:指刘备是人杰,如果不加以打击,将来必定成为大患。

4. 宽宏大量:形容刘备心胸开阔,度量大,能容人容事。

5. 伏龙凤雏:指刘备得到了诸葛亮(伏龙)和庞统(凤雏)两位杰出的谋士。

6. 放虎归山: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刘备曾被警告不可放走对手,以免后患无穷。

这些事迹和成语体现了刘备的政治智慧、军事才能以及人格魅力,刘备的形象在后世被广泛传颂,尤其是在《三国演义》中,他被塑造成了忠诚、义气、智勇双全的典范。

刘备作为蜀汉的统治者,十分注意广泛听取不同的意见,并善于听取正确的意见,来制定或修正自己的政策。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刘备的形象在后世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被塑造得更加理想化,成为了忠诚、义气、智勇双全的典范。他善于用人,能够吸引并重用诸葛亮、赵云等一批杰出的人才,这也是他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重要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