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坤网

​考研资讯|2024年宁波大学海运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公告

点击: 来源:皮坤网
摘要:考研资讯|2024年宁波大学海运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公告 敲重点来了,多专业可报 [送自己一朵花]要求初试总分及单科分数达到国家线要求,一志愿报考专业与本专业相近(船舶、海洋

考研资讯|2024年宁波大学海运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公告

敲重点来了,多专业可报

[送自己一朵花]要求初试总分及单科分数达到国家线要求,一志愿报考专业与本专业相近(船舶、海洋、土木、能源动力、机械、力学、化工、材料、电气、控制、交通运输、管理)等

一、调剂计划

二、调剂基本条件

1.各专业调入考生第一志愿报考专业要求如下:

2. 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初试全国统一命题科目应与调入专业全国统一命题科目相同。(备注:考生报考的第一志愿专业在上表内,且初试统一命题科目同时满足201英语(一)和301数学(一)的,可以报名调剂海运学院082300、082400专业。

例如,A考生第一志愿报考X学校085800动力工程,其考的科目是英语(一)、数学(一),符合报名海运学院的082400船舶与海洋工程和085505船舶工程专业调剂条件;

例如,B考生第一志愿报考Y学校085800动力工程,其考的科目是英语(一)数学(二)或英语(二)数学(一)或英语(二)数学(二),则只符合报名海运学院的085505船舶工程专业调剂条件。)

3. 082300交通运输工程、082400船舶与海洋工程,要求201英(一)、301数(一);085505船舶工程,要求201英(一)或204英(二)、301数(一)或302数(二)。

三、各专业调剂名单确定原则及要求

符合调剂要求的同一批次调剂考生,按考生初试成绩从高到低确定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

四、调剂初步时间安排

1、拟于4月8日下午公布调剂复试考生名单;

2、拟于4月10日下午及晚上接收调剂考生资料,同时进行专业课笔试;

3、拟于4月11日进行调剂复试面试(包括思政、英语与专业课);

4、以上为初步时间安排,确切的调剂复试安排以宁波大学海运学院官网后续通知为准。

5、本次调剂复试为线下复试。

五、调剂咨询部门和联系电话

部门:海运学院研招办 联系电话:0574——87609541

学院介绍

宁波大学海运学院(Ningbo University Faculty of Maritime and Transportation)是交通部向国际海事组织(IMO)推荐的我国首批7所高等航海院校之一,也是香港船东会第一届中国海运院校论坛常务委员会副主席单位。学院根据经修正的《STCW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规则》,建立了《宁波大学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学生的培养质量。

学院依托综合性大学的外语、计算机等基础学科优势,加强基础教育,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构筑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围绕“船舶与海洋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二个一级学科建设,突出港航特色,促进学科交叉和协调发展;以教学为中心,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通过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和团队建设,是我国航运业、物流业和交通运输业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之一。

立足行业、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立足省市海洋经济发展需求,紧紧围绕“海洋”“港口”“航运”三个关键词,在新能源、新装备、节能环保、海洋高新技术、海洋经济产业、现代港航服务业及智慧物流、智能交通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合作,也是宁波大学最具鲜明行业特色及与区域经济结合最紧密的学院之一。2016年,学院获批宁波市首批试点特色学院。

学院目前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等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交通运输”和“土木水利(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等2个工程类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和领域;拥有一个“渔业设施与装备”二级学科博士点、“船舶工程与动力学”一级博士点学科方向;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合作培养双学位硕士研究生,与英国Napier 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两个一级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和交通运输工程学科都被列为省、市重点学科。学院还设有海事技术、机电与能源工程、交通运输与物流和船海工程等四个研究所;建有国家“111”跨海大桥安全保障与智能运行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拥有国家道路交通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波大学分中心;学院还是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2011现代城市交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港口经济协同创新中心”、宁波大学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浙江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协同创新中心”的主要成员单位。

学院在编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占61%,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74%以上;拥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挪威皇家科学与文学院院士1名;国家级特优人才6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3名;省级特优人才2名,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6名,交通部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名,浙江省、宁波市突出贡献专家2名,宁波市“3315”团队1个,“3315”个人1名,泛“3315”个人1名,宁波市“甬江学者”1名;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5名,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名,宁波市高校名师1名、培养对象1名,省重点学科带头人2名。

学院具有较完备的教学和科研设施,由海运基础实验室、海运专业实验室、物流实验室、船舶与海洋工程实验室等四部分组成,共36个实验分室。拥有包括船舶动力系统及自动化实验中心、船舶与海洋工程拖曳水池实验室、航海技术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大型轮机模拟器、综合物流模拟室、港口管理实验室、综合导航驾驶台、主机性能与测试实验室、模拟船、高消实验楼、天象馆和波流水槽等多个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实验室,较好地满足了全体师生开展教学科研的要求。

学院近5年科研立项500余项,其中包含欧盟地平线2020项目、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863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40多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与企业合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多项。学院坚持服务社会为己任,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通过产学研合作、专家服务、科研成果转化和开展各类各种层次的教育培训,助推地方经济发展。近五年,培训社会学员超过5万人次,科研经费超过1亿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