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坤网

​2006年,米洛舍维奇临死前致信俄罗斯外交部,信中说有人要毒害我

点击: 来源:皮坤网
摘要:2006年,米洛舍维奇临死前致信俄罗斯外交部,信中说有人要毒害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文丨文史

2006年,米洛舍维奇临死前致信俄罗斯外交部,信中说有人要毒害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文丨文史书生

编辑丨文史书生

“他们都不是好人,想偷偷毒死我!”不敢相信,这句话是出自于塞尔维亚共和国前总统临终的求救信中。那事实又真的如他所说的那样子吗?

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塞尔维亚族人,是一位具有争议性的政治人物。

他曾经担任八年的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三年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总统以及塞尔维亚社会党创始人和领导人。

米洛舍维奇之所以成为一名政治家,与其家庭背景、教育经历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立志成为政治家

1941年8月20日他出生于南斯拉夫波扎雷瓦茨市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斯维托查是一名来自黑山的东正教牧师,母亲则是一名家庭主妇。

虽然家庭并不富裕,但米洛舍维奇的童年过得还算快乐,而且其父母非常重视对他的教育。在这种家庭氛围的熏陶下,米洛舍维奇逐渐养成了勤奋好学、独立思考的习惯。以至于他在学校里表现得也非常地优秀,是一个典型的优等生。

此外,米洛舍维奇的哥哥是一名工程师,他的求知精神和职业素养也对米洛舍维奇产生了积极影响。

20世纪南斯拉夫社会动荡不安,民族矛盾、政治斗争等问题日益严重。米洛舍维奇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产生了强烈关注。

特别是在南斯拉夫共产主义的影响下,他开始阅读各种政治理论书籍,立志成为一名政治家。后来他也通过自身的努力,顺利考取到贝尔格莱德大学的法学专业,并加入了南斯拉夫共产党。

这标志着他向政治家迈进了第一步,在大学四年里,米洛舍维奇更是广泛涉猎政治、经济、历史等领域的知识,对当时南斯拉夫的局势也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南斯拉夫的分裂和动荡根源在于民族矛盾,因此他主张强化塞尔维亚民族地位,维护国家统一。

这种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促使他投身政治,为塞尔维亚民族的利益而奋斗。

此外,他还利用学校的资源积极参加学生社团活动,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这些经历也为他日后步入政坛打下了坚实基础。

平步青云,成为总统

1968年,米洛舍维奇正式加入南斯拉夫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那个时期,南斯拉夫共产党的领导层开始进行改革,试图将社会主义民主引入南斯拉夫政治体系。

对于米洛舍维奇来说,这是他成为政治家的机遇。他积极参与南斯拉夫共产党的改革进程,支持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入多党制和开放新闻自由等措施。

不得不说米洛舍维奇具有强烈的领导欲望和权力意志,善于抓住机会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

米洛舍维奇在政坛上的崛起,与其敏锐的政治嗅觉、出色的组织能力和演讲技巧密不可分。

他在政治竞技场上的坚定和果断,赢得了塞尔维亚群众的大多数支持,并逐渐承担起更重大的政治角色。1973年,他当选为南斯拉夫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成为该党的领导层之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米洛舍维奇利用南斯拉夫国内的经济困境和政治混乱,成功地在塞尔维亚树立了自己的权威。最终于1989年,他被选为塞尔维亚共和国的总统。

在任期间,米洛舍维奇积极推行民族主义政策,强调塞尔维亚的民族利益。他试图通过加强塞尔维亚的国家地位,来提高自己在国内的政治地位。也是在这一时期,米洛舍维奇成为了南斯拉夫民族主义运动的领袖。

然而,米洛舍维奇的这一政策却引发了南斯拉夫的内战。

他支持克罗地亚的塞尔维亚族进行分离主义运动,但这一举措最终导致了克罗地亚独立战争的爆发。随后,内战蔓延至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进而引发了整个南斯拉夫的解体。

在这个过程中,米洛舍维奇成为了南斯拉夫内战的罪魁祸首,导致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形象瞬间掉入了谷底,还从此被人给盯上了。

天堂到地狱,成为阶下囚

2000年,米洛舍维奇被南斯拉夫的反对派推翻,随后被送往国际法庭接受审判。

在法庭上,他面临着包括战争罪、反人类罪和种族屠杀罪在内的多项指控。然而,他的表现却令世人惊讶。他坚决否认所有的指控,并指责国际法庭对他进行政治迫害。

直到2006年3月11日,米洛舍维奇在荷兰海牙国际法庭的监狱中突然去世。而当时官方声明称米洛舍维奇死于心肌梗塞。

法庭指派的医生还指出,米洛舍维奇患有高血压,特别是在受到压力的情况下,有心脏病发作的危险。

可是他的律师却指出,他在死前怀疑自己中毒,有人将毒药混合在治疗麻风病的药物里面。而他的哥哥也曾经质疑海牙法院公布的死因,称这份报告“不真实”,并指责海牙法庭剥夺了米洛舍维奇生存的权利。

而且在他离世前,的确委托了律师致信给俄罗斯外交部,信中写道:“我写信给你们,是因为我相信,在我所处的这个时刻,只有俄罗斯能够对我的处境产生影响。我深感自己处于危险之中,有人想要毒害我。”

米洛舍维奇在信中还表示,他相信国际法庭对他的审判是不公正的,而他的生命也受到了威胁。

总结

米洛舍维奇临死前的信件揭示了他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仍然对身边的人和环境保持警惕。这封信件的曝光,使得米洛舍维奇案件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尽管目前尚无法证实米洛舍维奇的死因是中毒,但这封信件无疑为他的死亡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

在米洛舍维奇案件中,真相和正义或许永远无法完全实现,但国际社会对这一案件的关注和探讨,将有助于警示后人,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文章由“文史书生”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转载、搬运,侵权必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