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直道遗址亲临体验——太震撼了!
秦直道遗址亲临体验——太震撼了!
秦直道是世界最早的高速公路,南起咸阳淳化,北至九原(包头),南北大致呈直线,全程长700多公里,是秦始皇35年至37年(公元前212年至公元前210年)间,命大将蒙恬带领30多万将士3年多的时间修建的一条平均20至50米宽的战略要道,修建的方式是遇山开路,遇河架桥,斩山煙谷而建成的一条风雨无阻的大道。秦始皇在当时修建的时候提出的要求,是雨天也能行走运输。在穿越整个黄土高原,直道的路基选择在了南北方向分水岭的山脊上,便于排水。修筑时路基采用了一层覆一层三合土夯筑方式,路面坚硬如石。2000多年来有的直道至今不长树木,只有蒿草。直道在人迹罕至的甘泉、富县、黄陵、旬邑等植被茂盛的林区,至今遗址痕迹明显,卫星地图上看上述地方从南到北山梁分水岭上能看出明显的人工开凿的痕迹,甚是壮观。从志丹以北的安塞、靖边人类活动对地形的影响很大,直道遗址不明显。靖边以北到内蒙包头,直道遗址几乎没有。
一有空就想打开卫星地图看看直道从南到北的分布情况,想熟记每段的路线,便于以后路过查看,因为我爱好到各地走走看看。我喜欢古迹,喜欢那种历史厚重感,给人一种穿越时空,遐想历史场景再现感。
好多人说秦直道分布在子午岭上,这一说法我有不同意见。子午岭是洛河水系与泾河水系一条支流马莲河的分水岭,这一分水岭呈西北东南走向,叫子午岭。子午岭也有一条古道,有的学者认为是秦直道。我认为是秦始皇之前秦国与北方各民族联系的一条贸易商道或者是抵御北方各少数民族入侵关中军事供给要道。而秦直道从南寺站上山向北行至到子午岭,而后沿着一条向北山梁上北行,到黄陵保安镇上畛子对面下山 ,过河沿着上畛子脑畔上山一直沿北方向行进,到富县直罗镇小河子川的香房台对面下山,而后从香房台上山北行,到富县张家湾镇桦树沟下山,过葫芦河在大树提上山北行到甘泉下寺湾镇安家沟下山,过洛河在方家河后北上山进入志丹境内。秦直道大多路段都离开了子午岭,分布在其他无名的分水岭北行。秦直道与狭义上说的子午岭只有一个焦点。子午岭上分布着一条故道,那是秦古道。
前几天与好友想去子午岭上的子午亭看看,那里分布着几层由低向高排列整齐的废弃窑洞,场面很壮观。子午亭是联系子午岭左右两边的洛河流域的延川道和马莲河流域的马莲河道的交通枢纽,向这样分布在子午岭上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两边河谷的关卡有好几个,这些都有很高的战略地位,子午岭上古道在军事战略上居高临下扼制着两边河谷上的战事,使的北方犯境的少数民族不敢轻易南下。因为这些缘由深深吸引着我前去一探。
那天正好是周末,有两天休息时间,从地图上查看,从安塞出发走210国道到富县,再走309国道到直罗镇,然后从直罗镇对面小河子川进,一直走到沟掌上山就到了子午岭上的子午亭了,而且还能路过秦直道翻越河谷的香房台,这是一条捷径道。看吧子午亭古迹,沿着子午岭南下,就可以到五里墩了,这也是子午岭上联系延川道和马莲河道的交通枢纽之一。从这里又可以到黄陵保安镇的上畛子,顺着川道前行能到黄陵森林公园。这一圈下来,既能看到秦直道翻越河谷的香房台和上畛子,又能看到子午岭上的子午亭和五里墩,这一计划很完美。但是实际实施起来就大打折扣了。那天走到直罗镇吃午饭时向当地老乡打问从小河子川去子午亭的路况,结果很扫兴,那条路是简易公路,平时很少有人维护,加之现在是雨季,一般车辆很难通行,只有四驱越野,而且备有铁锨才敢上路。我的是普通车,只好打退堂鼓了。计划有变,随机调整,知道最美秦直道在富县,决定去秦直道。2018年国庆节我带家人去看富县的直道,到了上山口,有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员设卡禁止车辆上山,说是保护古道,只能步行上去。我知道要步行好几里路才能看到最美的秦直道,因为有老人和孩子,行走不便,只好返回。这次不在节假日,也许管理不严,可以开车上去,这样想就又去了。到了上山关口很顺利,看门的老乡好说话,同意我开车上去,心里很是感激。上山路比较平缓,呈S型攀援而上,路基很宽,平均有20米,但是现在的路面只能通行一辆车的土路,两边长满了大小不一的桥灌木,直道原有的路基还是能明显看出的。快到山顶,路面豁然开朗,而且不长树木,只有低矮的蒿草,路面很宽广,有20至50米不等,这样的古道在山梁上有好几公里长,开车驰骋在古人修建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上,内心很是震撼!那种震撼的程度要比看照片与视频时的感觉远远甩出几条街。当时你就能理解人们为什么不惜重金购买音乐会的门票了。想想,秦直道全程长700多公里,一路走来“堑山堙谷”规划标准要求,全天候的“风雨无阻”质量标准要求,而且在短短的几年内修建通行,这样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工程,也只有秦始皇大手笔能完成。秦朝在历史的长河中很短命,但是所干的几件工程,都成了留给后人们的奇迹工程。
秦直道的历史贡献不仅是抵御北方匈奴战事的供给要道,而且在后来各个朝代南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交流,相互推动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的使命直到清末才退出历史舞台。
子午岭上的秦古道和秦直道在中华民族的形成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刚毅、儒雅的优秀品质,正是北方少数民族粗跟彪悍,勇猛刚毅和中原汉族儒雅博学,勤劳善良相互融合,杂居通婚,两者的优良基因得以遗传。由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经过隋朝的过渡,优秀的中华民族已形成,优秀的治理国家的人才倍出,随之出现了唐宋两个强大的朝代,长时间引导世界潮流。
中华民族是一头雄狮。秦直道是雄狮的脊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