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希汉:淮海战役中1个人指挥4个旅,战后跳过师长直接晋升军长
周希汉:淮海战役中1个人指挥4个旅,战后跳过师长直接晋升军长
“小日本,你听清,太行山上有陈赓;小日本,你别捣蛋,让你碰上周希汉!”
这是抗日战争年代流传于太岳区一带的民谣,陈赓和周希汉在当地是出了名的抗日英雄。
1938年,周希汉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和出色的指挥才能被陈赓看中,陈赓力荐周希汉担任386旅的参谋长。
在当时的冀南大平原上,日军的机械化部队极其猖狂,一望无边的平原地形对日本人的进攻非常有利。陈赓一直想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干一票大的,但是受地形限制,屡次进攻都收效甚微。
为了找到一个突破口,陈赓在指挥室召开了紧急会议,大家都沉默着不说话。周希汉突然风尘仆仆地走进指挥室,走近地图说:“经过勘察,我找到了一个适合伏击的有利地形!”陈赓眼里燃起了希望的火焰,让周希汉赶紧说。

图|自诩“天下第一瘦”的青年周希汉
周希汉指着地图说道:
“在香城固西北,穿越过大沙滩,有个几十米高的大沙岗,附近有一片巨大的洼地,只要把日军引过来,定能歼灭他们!”
陈赓凝视着地图思索了半晌,当场点头同意了周希汉的战术。
一向对自己的精良装备洋洋自得的日军,在开战后还是和以前一样不顾一切地扑了过来,等日军进入洼地以后,周希汉立马命令埋伏好的八路军展开猛攻,日军瞬间被打得溃不成军,伤亡惨重。
慌乱中日军逃往威县方向,周希汉早已通知了许世友,许世友在半路上阻击逃窜的日军,这一股日军几乎被全歼。战后刘伯承对周希汉竖起了大拇指,陈赓更是高兴得不得了,说道:“再磨练磨练,定能成大器!”
陈赓自称是“瘸子”,说政委王新亭是“瞎子”,周希汉是“瘸子”,但就是这三个“老弱病残”让日军吃尽了苦头。
周希汉一生都奉献给了革命,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以及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建国后为了海军建设鞠躬尽瘁,称得上是“国之重器”!

图|周希汉将军
一、新婚夜出逃,决心投身革命
1913年8月27日,周希汉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市顺河镇的小山村中,父亲周祁耀老来得子,对周希汉是稀罕得不得了。作为三代单传的独子,周祁耀对儿子非常的重视,出生没多久就请来了算命先生为儿子算命。
算命先生说周希汉有“王侯之相、傲物之行,奔忙之名”,不得不说,这个算命先生算得是真的准。周希汉不仅成为了指挥千军万马,建功立业的大将军,品行也非常骄傲,一生东征西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周家虽然贫穷,但是周祁耀还是努力将儿子送去了私塾读书,三年时间内,聪明机智的周希汉不仅学习成绩好,还练得一手好字。
13岁的时候,革命的星星火焰燃遍了中华大地,周希汉铁了心要参军,投身革命事业,成就一番大事业。
但是家中就这么一个独子,周祁耀舍不得也不敢,战争是吞食生命的大怪兽,在漫天的硝烟炮火中,生命变得如此轻贱。
1928年,周希汉加入红军,成为了一名无产阶级革命者。年纪轻轻的他就成为了连里的政治指导员,有勇又有谋,相当能干,唯独有一点,那就是——骄傲!

图|周希汉讲话
就像算命先生当年说的“傲物之行”,但是周希汉并不是盲目自大的骄傲,他的骄傲来源于自信与实力。
周希汉“爱琢磨”,一琢磨起来就是半天,别人和他说话他也爱答不理,非得把事情琢磨透彻了,周希汉这才走出自己的世界,和别人搭话。这样的脾性在很多人看来成了“骄傲清高”,但是周希汉自己死活不承认。
1930年,周希汉成为了红一军13师三十八团青年团的团委书记。到达指挥部的时候,徐向前拍了拍周希汉的肩膀说:“就是太单薄了些!”周希汉听完以后第一个不服气,立马回嘴:“关羽体格大不也打败仗,将在谋而不在勇嘛!”
徐向前听完乐得哈哈大笑,周希汉又一口气说出了几十个兵法,什么扬长避短、围点打援、声东击西,徐向前听得连连点头。在日后的相处中,周希汉用一次次的胜利证明了自己的那句“将在谋而不在勇”,年纪轻轻立下了不少战功。
陈赓算是周希汉的伯乐,两人在逃婚这件事上也是如出一辙。因为“肃反”被遣送回乡的周希汉回到了老家,可乐坏了父亲。
为了留住儿子,周祁耀赶紧为儿子张罗婚事,新婚当天,家里喜气洋洋的,到处贴满了喜字,挂着大红的灯笼,亲戚邻居都来庆祝,新娘也在新房中静静地等候着周希汉。
周希汉心里却燃烧着革命的火焰,借口送客却逃婚了,父亲周祁耀找遍了全村都找不到周希汉的影子,气得垂手顿足!

图|陈赓和周希汉
1934年,周希汉带着五六百人追击溃败的敌军,在追击了一截以后,周希汉发现自己被敌军埋伏了,但是大部队还在后边,士兵们赶紧问周希汉怎么办。只见周希汉不急不忙地抽根烟,然后让士兵们间隔十米散开站,然后等战斗打响后,一起吹响号角。
好一招“四面楚歌”,敌军听到四周响起的号角瞬间乱了阵脚,以为是大部队打上来了。周希汉趁机带人冲锋,很快歼灭了敌军。在审问俘虏的时候,周希汉得知周围还埋伏着三个团,来了一招“故技重施”,将埋伏的三个团都成功击溃,大获全胜不说,还缴获了一大批机枪弹药。
被俘虏的敌人知道周希汉才仅仅五百多个人的时候,气得是捶胸顿足,这一战周希汉打得是相当漂亮,在军中广为流传。
周希汉打仗的时候爱抽烟,指挥的时候也爱抽烟,走着站着都得抽烟,陈赓抽烟算是猛的了,周希汉抽烟比陈赓还猛,年纪不大,烟龄比陈赓还长。

图|左陈赓,右周希汉
1941年百团大战后,周希汉的身体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情况,不仅咳嗽个没完,还一直打喷嚏,没精神,浑身乏力,食欲不振,本来就瘦的周希汉被折腾得更瘦了,陈赓看着心疼得不得了。
一旁的冉在恒说周希汉这是抽烟抽得太多了,身体顶不住了。陈赓心疼爱将,下令让周希汉强行戒烟,不仅把他关起来,还陪着周希汉一起戒烟。就这样,周希汉坚持了三个礼拜不抽烟。
可就在一天深夜,周希汉实在憋不住跑去厕所抽了一根烟,正好被陈赓知道了。
陈赓二话不说,赶去厕所拽着耳朵把周希汉给拎了出来,回来不仅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恨铁不成钢地还抽了周希汉五个大耳刮子,这下子周希汉可长记性了。
抗战胜利中,周希汉带领部队多次突破日军围攻,粉碎日军阴谋,掩护主力部队和领导转移,打了不少胜仗。
作战勇猛又高大帅气的周希汉有了一个外号“赵子龙”,后来刘伯承知道了,1951年两人见面的时候,刘伯承见面就喊他赵子龙。

图|“伯乐”陈赓
二、淮海战役中1个人指挥4个旅,战后跳过师长直接晋升军长
抗日战争结束,1946年蒋介石单方面撕毁“双十协定”,我国进入内战时期。
时任旅长的周希汉率部一天之内攻下了赵城,胡宗南迅速做出应对,派出十万精兵,陈赓派出三个旅阻击敌军,黄正诚的部队被围困在宫雀。
陈赓命令周希汉在天黑前全歼黄正诚部队,这个黄正诚可了不得,不仅留学过希特勒德国的军事学校,被胡宗南吹嘘为是“百战百胜的将军”,而且黄正诚所在的整编第1军第1师第1旅更是被吹嘘为“天下第一旅”,面对这么多第一,周希汉虽然骄傲,但是也没有轻敌。
黄正诚的军队和一般的国民党军队不同,不仅是全副美械装备,士兵也训练有素,单兵作战能力强,从战术和技术来说都比一般的国民党士兵强上不少。我军在他们手底下也吃了不少亏,但是遇到陈赓和周希汉,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
狭路相逢勇者胜,天黑之前,周希汉漂亮地完成了任务,开始清理战场。在清点缴获物资的时候发现了四门美式山炮,还是崭新的,一炮未开,周希汉当时就有些疑惑,问俘虏有这么好的大炮,怎么一炮未开?
俘虏垂头丧气地回答:“你们一下子就包围了上来,炮还没有进入阵地,怎么打?”
周希汉等人哈哈大笑,之后在清点人数的时候,周希汉发现唯独少了主将黄正诚,有的俘虏说黄正诚被炸死了。之后周希汉又核对了死亡人数,也没有发现黄正诚。
窃听了敌军对话的陈赓致电周希汉,说刚刚黄正诚还在和上级通话,还提及了“蒋先生”,让周希汉一定要抓住“蒋先生”,好好保护!
陈赓的电话不仅说明了黄正诚还没死,还提供了一个新的信息,就是“蒋先生”。

图|周希汉在前线指挥
经过审问后,周希汉才知道这个“蒋先生”就是缴获的四门崭新的美式山炮,致电陈赓后,两人笑得合不拢嘴。
虽然“蒋先生”找到了,但是黄正诚还没找到。
就在这个时候,俘虏中有一个上身穿着士兵衣服,脚上却穿着皮靴,还戴着金丝眼镜的国民党士兵引起了周希汉的注意。
经过审问后,这个伪装的国民党士兵就是黄正诚,黄正诚见自己被识破,也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站起来说自己要见陈赓,周希汉等人问他有什么事吗?
黄正诚挺起胸膛梗着脖子说道:“你们打仗不按规矩!”
这句话在解放战争时期可太耳熟了,胡宗南麾下的军官吃了败仗或被俘虏就拿这句话来撑面子,我军打仗不按国军的规矩,成为了他们失败的借口。
这位学过希特勒操典,被称为是“百战百胜将军”的黄正诚说出这样的话实在是引人发笑。国民党打的是反革命战争,不得人心,不管用多好的武器,按什么规矩打,最后都注定要失败的!
国民党引以为傲的“天下第一旅”就这样被周希汉消灭了,取得胜利后,周希汉回到指挥部,点名“批评”了陈赓,说陈赓只会“偷懒”!这句话说的还是有一定依据的,自从陈赓有了周希汉这员猛将,就经常将战事交给周希汉。

图|刘伯承
刘伯承开玩笑说过几次陈赓,陈赓都借口说自己是“瘸子”。
早年作战陈赓的腿受过两次伤,每逢变天就疼痛难忍,直到老年都没治好,成了陈赓的老病根。
其实周希汉也知道陈赓的意思,每次陈赓安排他出战,周希汉都乐呵呵的,从不点破,只是一句“保证完成任务”就出去准备作战了。
等周希汉大胜而归,陈赓就挺着腰在门前站着大喊一声:“这一仗,干得漂亮!”看起来腿是完全不痛了,这么说陈赓的腿得用胜仗才能治得好。
其实陈赓也不是偷懒,一是身为总指挥,确实有很多事情处理,而且身体状况也不好,二则是为了培养周希汉,让周希汉多多历练,毕竟实践出真知嘛!
淮海战役中,陈赓指挥一个集团军,但是4纵没有指挥,此时周希汉还只是一个旅长,陈赓直接叫来周希汉,把4纵的4个旅交给周希汉指挥。

图|淮海战役
周希汉也没发怵,当场就同意了。
淮海战役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作为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之一,是整个解放战争时期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战争样式最复杂,影响最大的一场战役。
周希汉此前没有指挥过这么大规模的作战,但是在淮海战役中的表现还是相当出色的。
后来政委谢富治说:
“在这样的生死决战中,让一个旅长指挥一个军,也就陈瘸子(陈赓)干得出来,周瘦子(周希汉)敢接,刘瞎子(刘伯承)敢同意,三个人一个比一个大胆!”
淮海战役后,周希汉直接跳过师长,从旅长晋升为13军军长。这样的晋升跨度在我军中是非常少见的,周希汉自己也没想到。邓小平专门找到周希汉:“这10年来,我们有意压了你,你知道为什么嘛?”
周希汉讪笑着,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是因为我骄傲吗?”

图|邓小平
邓小平笑着点头,说道:
“对头,就是为了这个。我们就是要杀一杀你的傲气,骄傲有时候是一个优秀指挥员最危险的敌人!”
周希汉的“骄傲”,陈赓最清楚,他和关羽的傲慢是完全不同的,陈赓也曾说过:
“能做到不被骄傲绊倒,这样的人不多!”
其实从周希汉的战绩也可以看出,一个盲目自大的人是不可能赢得这么多胜利的。
解放战争中,周希汉可以说是战功赫赫:俘获击毙国民党高级军官46人,各种校尉军官更是不胜枚举。
周希汉擅长打仗,也能打胜仗,指挥技术和战术都非常高超。新中国成立后还被派去越南培训人民军,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越军遇到周希汉的13军都是不战而退。

图|对越自卫反击战
三、陈赓“抢婚”洞房,周希汉又惊又喜
周希汉的感情经历也是相当传奇,放在电视剧里也是极为精彩的桥段。
除了父亲擅自安排的婚姻外,周希汉两度被佳人倾心,足以证明周希汉的个人魅力。
1935年遵义会议结束后,在组织的安排下,周希汉发动了强渡嘉陵江和涪江战役,在强渡涪江的时候,因为地点选择不当,部队产生巨大伤亡。
此时,周希汉因为高烧不退,没有亲自去前线指挥,徐向前打来电话批评,周希汉强行拖着病体来到了前线选择新的渡江地点。
周希汉乔装打扮成一个卖油条的掌柜,来到江边,请求江边的一个大嫂带自己过去,大嫂起初不同意,但是周希汉又掏出了五块大洋,软磨硬泡大半天,大嫂这才同意了。
之后大嫂派自己的女儿杜鹃陪周希汉过江,两个人将打谷的桶绑在一起滑了过去。
年少懵懂杜鹃在渡江途中问周希汉见过红军没有,周希汉说:“见过!”
杜鹃又问那红军里有女兵没有,周希汉回答:“有啊,医院有很多,不过都是穷人家的孩子。”

图|女战士油画
渡过了江后,发着高烧的周希汉又晕船了,一脚踩空掉进江滩中摔晕了。等到醒来的时候,周希汉全身已经被脱了个精光,正准备起身听到外面有敌军在检查。杜鹃谎称周希汉是自己的丈夫,还喂周希汉喝药,敌军也就没怀疑了。
等敌军走后,杜鹃质问周希汉到底是谁,周希汉还是咬紧牙关说自己是卖油条的。杜鹃一把掏出枪说:“卖油条的怎么会有枪?”周希汉这才说了自己的红军身份,杜鹃听完就要跟着周希汉去参军。两人就这样相处了几天,春心萌动的杜鹃对高大帅气又是红军的周希汉产生了好感。
后来周希汉病好了,去指挥部队渡江的时候,杜鹃非要跟着一起去,周希汉担心她有危险,于是拒绝了。没想到执拗的杜鹃乔装打扮上了另一艘小船,等到周希汉渡江成功后,杜鹃所在的小船却全员牺牲了,这个时候周希汉才发现了杜鹃。

图|强渡嘉陵江
周希汉抱着杜鹃,小姑娘还存留着一口气,嘴唇一直在动,拼命扯着自己的衣服,扯开后的肚兜上绣着杜鹃花,杜鹃花下面绣着周希汉的“周”字。纵然周希汉是铁骨铮铮的汉子,看到杜鹃的一片真心,周希汉也落下泪来。
强渡涪江胜利后,周希汉来到杜鹃坟前祭奠,摘下军帽,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件事让周希汉一直都非常后悔,如果当时自己亲自带着杜鹃渡江,也就不会阴阳两隔。
杜鹃死后,周希汉一直醉心于事业,从未操心过儿女情长。
周希汉不着急,可急坏了陈赓,眼看都是三十岁的人了,还是孤家寡人一个。
周希汉其实心里有个喜欢的姑娘,是太岳军区一个年轻的女兵,只有17岁,名字叫做周璇。
周璇早就听说了周希汉的大名,对这样能征善战的大将军非常的崇拜,但是比周璇大了十几岁的周希汉却一直不敢张口。
别看周希汉前线指挥的时候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上战场冲锋的时候勇猛无敌,但是遇到了小姑娘,立马就慌得手足无措了。
陈赓知道后对周希汉说:
“老周啊,追求周璇的快有一个加强排了,你不趁早拿下周璇的话,按小日本的话说,你的损失大大的有!”

图|周希汉周璇夫妇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周希汉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一咬牙找到了周璇向她求婚。
当时周希汉正准备调任南进支队司令,不知道该怎么张口的他把陈赓给抬了出来,对周璇说道
“我这一去至少几个月,陈司令问我咱们的婚事什么时候办?”
周璇心里还是对周希汉有好感的,但是遇到这种情况也只能说:“等你回来再说吧!”
瘦子不急瘸子急,陈赓可等不了这几个月,火急火燎地张罗起来,又是到处通知,又是买糖买菜,派周希汉去“骗”周璇,把周璇带来司令部。

图|陈赓
周璇来了以后,陈赓开门见山的说:
“你和周希汉的事我都知道了,我已经安排好了,你们今天就把婚结了!”
周璇一脸诧异,连忙摆手说自己还没准备好,陈赓不管那一套,喊来几个女兵,连推带架地把周璇“抢”去了婚礼大堂。
就这样,周希汉和周璇举办了婚礼仪式。
周璇一开始不同意,后来在陈赓口苦婆心的开导下,接受了这场“匆忙的婚礼”,和周希汉在一起长相厮守,还生下了7个孩子。
1955年,周希汉被授予中将军衔,1958年出任了海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为新中国的海军建设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晚年还废寝忘食地组建了核潜艇、导弹驱逐舰,我国能拥有如此强大的海军力量,周希汉功不可没!
1988年周希汉骨折住院,同年11月7日因病与世长辞,享年75岁。因为走得太突然,最受周希汉疼爱的小女儿周晓红没有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在去医院的路上,周晓红想起了父亲生前常说的话:
“作为共产党人,革命者,就应该为此奋斗一生,无怨无悔!”

周希汉与家人合影
周希汉这代人,和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的优渥生活相比,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只有那些满载血与泪的历史是真实存在的。
恍然间,时间仿佛又回到了1931年,周希汉“肃杀”回乡被父亲强行成亲的那一晚,穿着鲜红色喜服的周希汉在深夜里,抱着对革命的无限向往,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漫漫夜色中。
谨以此文纪念周希汉将军,这盛世,如您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