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当一个纯粹治病救人的医生”
“我只想当一个纯粹治病救人的医生”
人体是一个综合系统,耳鼻咽喉头颈症状往往不是单一的局部疾病,需要综合全身治疗,才能去除根拔疾,因此对医术的要求更高。南宁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韦理直行医25年来,始终坚守医者初心,用精湛的医术解除了一个个病人的痛苦。
精益求精
“我们是一个‘大门诊小专科’的精细科室”
上个礼拜,在市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部的医生办公室,70岁的李阿伯在出院前特地去跟韦理直道谢。 “真的非常感谢韦医生让我能健健康康的安享晚年。”原来,李阿伯饱受嘴歪眼睛闭不拢的困扰,无奈从崇左市宁明县来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韦理直给李阿伯施行了“腮区恶性肿瘤切除术+颅内静脉切除术+胸大肌肌皮瓣腮区修复术”,手术历时8个多小时顺利完成,术后李阿伯恢复良好,不到20天就跟着儿女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对韦理直来说,给像李阿伯这样的患者开展八至十多个小时的手术如同家常便饭。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为各类耳鼻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先进的手段,但是,由于耳鼻喉的手术部位狭窄,手术难度一直很大。韦理直擅长各类耳内镜下的中耳手术,在南宁市级医院内率先开展了喉癌/下咽癌手术切除及修复手术,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完成了一个个又一个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
“我们科室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门诊 小专科’。”在很多人眼中,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医院里一个没有太大风险的小科室,专管“小鼻子小眼”的毛病,韦理直说,事实上,科室涉及的亚专科多、范围广,手术多、风险大,从出生几天的婴儿到90多岁的老人都是他救治的患者,这就对科室医生的业务能力要求非常高。
图为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耳鼻喉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但平时很多人不太注意,都是病情较为严重时才来医院。”韦理直说,耳鼻喉头颈手术是比较精细的手术,而且部位集中在颈部和面部,许多患者对做手术很抗拒,担心风险。每当遇到这种情况,韦理直都会尽力开导患者,增强患者的信心,放下心理负担,他的仁心仁术让很多患者慕名前来。
坚守初心
“我只想当一个纯粹治病救人的医生”
据了解,市一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是医院历史最长的科室之一,由今年已经106岁的市一医院“院宝”宋鸿基老人于1952年创建,至今已经走过68年。如今,耳鼻喉头颈外科能够开展高难度的手术,是南宁市卫健系统技术水平领先的专科,培养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图为韦理直主任在为患者进行手术图为韦理直主任在为患者进行手术
“当一个纯纯粹粹治病救人的医生是我一生不竭的追求。”眼前的韦理直戴着一副眼镜,斯文儒雅,慢条斯理的跟我们诉说着自己从医以来的感想。他认为,病人既然放心把命托付给医生,医生就应该肩负起责任,常怀感恩之心,是病人让我们在诊治和手术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不断进步成长。
耳鼻咽喉头颈疾病治疗对细节的把控和掌握要求非常严格。多年来,韦理直秉承认真、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在日常病人的管理中,也力求做到万无一失。他常说,我自己的一点付出,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这才是最高兴和幸福的事。每次术前检查,韦理直总是反复、认真、谨慎,方案做到“因人而异”,力求效果最佳。在手术的过程中,他更是细微周到,他养成每台手术都录像的习惯,每周会和科室同事一起看回放,分析手术中的错漏不足地方。
他常常告诫科室里的年轻医生,一名好的医生离不开患者的理解与信任,必须要有过硬的技术, 还要有高尚的医德、高度的责任心。从医之路,从来都是个艰苦的过程。名医,不是职称职位,不是考核标准,而是精湛的医技、良好的医德、及患者的口碑。韦理直一直这样要求自己,“医学之路,永无止境,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坚守一辈子,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
来源: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