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档案馆来株开展“三线建设”档案采集工作
辽宁省档案馆来株开展“三线建设”档案采集工作
4月11日,辽宁省档案馆领导一行来到市档案馆,开展“三线建设”口述史料采集和档案资料征集工作。
株洲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是中国老工业基地,拥有深厚的工业历史底蕴。在“三线建设”时期,辽宁省沈阳市等北方工业城市派出大量援建人员,大力支援南方城市工业建设。许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工人来到株洲,为株洲六七十年代的工业建设提供了诸多帮助。“三线建设”后,许多人选择留在株洲,甚至举家搬迁在株洲扎根,成为了老一代株洲人。为保存那一时期的珍贵历史,辽宁省档案馆派人专程来株收集档案资料。
市档案馆调阅了与株洲“三线建设”有关的厂志、书籍,形成了相关档案资料,其中包含了一份株洲冶炼厂辽宁籍老干部名单。为了搞好口述史采集,联系了两位具有代表性的“三线建设”人员——夏老和王老,做好了口述史料采集的前期准备工作。夏老已有86岁高龄,1966年从沈阳南下参与建设株洲选矿药剂厂。王老1967年随父母从沈阳举家搬迁至株洲,两位老人回忆了当年建厂起步阶段的艰难、发展壮大的过程等,为记录那段峥嵘岁月留下了“活档案”。辽宁省档案馆对株洲市支持档案采集工作给予的帮助,表示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