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冬梅: 为国夺19枚奖牌,20万奖金却被私吞,为生存千元贱卖金牌
艾冬梅: 为国夺19枚奖牌,20万奖金却被私吞,为生存千元贱卖金牌
赛场之上,为国争光的运动健儿们挥洒汗水的样子引得无数观众欢呼,却很少有人愿意关注他们退役后的生活。
尤其是那些商业价值不高,却因为过度训练留下一身伤痛的国家级运动员。
艾冬梅曾为国赢取了19枚奖牌,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提前退役,离开赛场之后生活穷困潦倒,甚至需要依靠售卖奖牌维持生计。
黑龙江“跑”出来的姑娘
2007年4月6号,网上一则名为“欲出售奖牌维持生计”的博文引发热议,博文的内容令人震惊,一句:“我后悔练体育,8年的训练生涯不是正式队员,荣誉是队伍的,奖金是王德显的,只有伤病是我自己的。”
博文的控诉为大家揭露了运动员背后那鲜为人知,痛苦不堪的生活。
艾冬梅,她曾是火车头工体队的运动员,也是著名教练王德显的得意门生——是他手底下培养出来的第三位世界冠军。
王德显和艾冬梅的相遇是在1995年,年仅14岁的艾冬梅代表县里参加市内的运动比赛,第一名的奖励是一辆自行车。
1981年,艾冬梅出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家中以务农为生。艾冬梅在上学之前,一直没有什么特殊之处,除了跑的快点,家中没有人想到奔跑也能成为一个人的技能。
直到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体育老师发现其他同学都背着书包坐公交车上学,艾冬梅却选择跑着来学校,并且在奔跑的时候,不仅速度很快,耐力也不错。
体育老师看到了艾冬梅身上的不同之处,于是邀请她进入学校的田径队训练长跑。
这是艾冬梅第一次接触较为系统的训练,作为一个成绩平平的学生,艾冬梅将体育视为自己人生的另一条出路,所以在训练的时候总是格外的认真。
小学六年级,艾冬梅代表学校参加了县里举行的运动会。
虽然县里的比赛比学校里举行的要正规,但是在这里很久都没有出现有天赋的长跑选手了,所以大家根本就没注意到艾冬梅。
直到她率先跑到终点,第二名还差一整圈才完成比赛。裁判始终认为艾冬梅没有完成比赛,快出一圈的可能性太小了。
艾冬梅面对质疑,坚持声称自己完成了比赛,当时的裁判提出两种解决方案,要么艾冬梅的比赛成绩作废,要么第二天重新跑一次。
重跑确实是证明自己最好的办法,艾冬梅的脚趾受伤,重跑代表着需要忍受更为剧烈的疼痛,和体育老师商议后,艾冬梅决定重跑,她的成绩好到可以吸引到更为专业的训练队伍注意,要是就此放弃就太可惜了。
重跑的结果依旧和头天一样,艾冬梅的成绩只比之前慢几秒,这几秒还是因为脚伤导致的,所有人都清楚要这个姑娘还能跑的更快。
体育院校的学习生活比在小学的时候严苛许多,艾冬梅不怕吃苦,她认为自己以后有机会靠着体育改变人生,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永远都是充满冲劲的参加训练。
完成齐齐哈尔市的比赛之后,艾冬梅被王德显注意到,此时的王德显正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有天赋的长跑选手,培养出世界冠军对他而言有着重大意义。
他找到艾冬梅的家人,表示愿意将这个小姑娘带到工体队,让她走出国门,成为世界冠军。可以说王德显是改变艾冬梅一生的人,是恩师同样也是恶魔。
遇“恩师”,开始痛苦训练
王德显是国家长跑集训队的主教练,但是他比这个名头更出名的是打骂运动员。基层体育界有不成文的规矩,是教练对于运动员的体罚,不分男女,动辄打骂。
中国女子长跑曾有过两次辉煌时期,这两次的辉煌背后伴随着巨大的争议,争议的缔造者是著名教练马俊仁。
马俊仁限制运动员人身自由甚至体罚,进行毒打与羞辱是家常便饭,包括王军霞在内的很多运动员都生不如死,有过轻生自杀的想法。
王军霞曾因为“在领导面前不给马俊仁面子”被他的两记耳光扇的不知所措,用王军霞的话说:“他打我就跑,他追不上我,但是更多的运动员不敢跑。”
马俊仁的时代过去之后,中国女子长跑迎来了王德显,雅典奥运女子万米金牌的得奖者刑慧娜就师出王德显。但他打骂运动员的手段比起马俊仁更胜一筹。
2006年,王德显的弟子孙英杰站出来指责他在训练时遭受的非人待遇:“我就是被他打大的,训练不好被打,比赛成绩不好也被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体罚是2000年前后,他把我的鼻子都打骨折了,整个脸都肿起来,腰也打坏了。”
遇到王德显,不知道是艾冬梅的幸运还是不幸,但是她过人的天赋确实引起了王德显的注意,直接邀请她到其所就职的火车头体工队进行训练。
体工队的荣耀背后是无数运动员痛苦的训练积累出来的,在这里大家无一列外的遵守着王德显规定的不合理条约,不允许外出,不能回家探亲,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要留给训练。
假如说不能和亲人相见是心理无法得到安慰的话,那肉体上承受的打骂就是对心理的一种折磨。
艾冬梅曾因为没有按照“规定”训练被王德显打的两三天不能洗澡,汗水触碰到伤口带来的疼痛她直到退伍多年后依旧记得。
也有运动员的家人前来探望,王德显会以“影响训练”为理由将其拒之门外。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都将王德显看作最亲的人,认同“严师出高徒”的理念。
对于教练的暴躁和无缘无故的脾气,艾冬梅一直都是忍耐,只为自己将来能有更好的出路,有能力获得国家级奖牌。
痛苦的训练也颇有成效,艾冬梅在退役之前共计获得19枚奖牌,其中还有世界级的冠军奖牌。
不过,留给艾冬梅的也只有这些奖牌,所有奖金全都被王德显以“保管”为理由没收了,并且承诺这些不谙世事的运动员,退伍后会全数归还。
退伍之前,艾冬梅天真的以为,自己退役后不仅有一份高薪工作,还能拿到一笔不菲的退伍金。
2003年,体能下降之后,艾冬梅毫不犹豫的选择了退役,和同为运动员的男友回家结婚。
现实却给了这个姑娘沉重的一击,退役后不仅没拿到属于自己的钱,甚至连当初承诺的高薪工作也泡汤了。
贩卖奖牌,将恩师告上法庭
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不仅有那些获得奥运金牌,依靠着商业价值代言的人,还有艾冬梅这样,商业价值不高,除了体育特长一无所有的人。
艾冬梅的丈夫是同在工体队的陪练,二人退役后选择了结婚,但是现实的生活远比想象中的要艰难。
由于青春年华都花费在赛场之上,艾冬梅和丈夫的文化水平不高,也找不到什么高薪工作。二人甚至想过回老家种地维持生活,但是艾冬梅长期高强度的训练,导致她的身体很难再做体力活,尤其是脚部拇指外翻,连走路这样的小事都十分困难。
虽然生活艰难,但是依旧要继续,艾冬梅找到了一份几百块薪资的工作,同时还要肩负着家庭主妇的职责,洗衣做饭带孩子。
由于自己和丈夫的工资实在是难以负担家庭,她想到了自己曾经获得的奖金和国家补贴,零零总总加起来也有20万元。
要是能拿到这笔钱,不仅可以解决生活的困难,还能改善孩子的生活环境。艾冬梅找到了王德显,开始索要那些奖金。
面对艾冬梅的索要,王德显总是支支吾吾的说不清楚,要么干脆就不理会。王德显认为,自己培养出这样优秀的运动员,理所应当的拥有他们的奖金。
生活窘迫的艾冬梅顾不得往日的情分,她需要这笔钱改善生活,为此只能选择和昔日的恩师对簿公堂。
2006年9月18日,艾冬梅及其队友将王德显告上法庭,称王德显侵吞工资和奖金16万余元。同时,一行人还指出王德显在任教期间,对队员肆意辱骂殴打,甚至因为其训练方法的不合理而导致运动员们双脚患有不同程度的伤痛。
等待开庭的时候,艾冬梅一家三口的生活到了维持不下去的地步,她想尽一切办法挣钱,却也是杯水车薪。
此时的艾冬梅身上最值钱的东西就是那些比赛获得的奖牌,这是她8年训练生涯的荣誉,原本应该是无价之宝,为了生存下去,她只能忍痛割爱。
随后,一则关于艾冬梅贩卖奖牌维持生计的博文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社会各地的热心人士开始关注这个饱受病痛折磨,除了伤痛和奖牌一无所有的世界冠军。
事件有了热度之后,王德显选择庭外和解,将私自克扣的奖金带着国家发给运动员的补贴金,公共计20万元如数归还。
热心人士帮助,生活得到改善
王德显归还的钱被艾冬梅用来买了一套房子,作为三口之家的立足之本。
社会对于退役运动员艾冬梅的关注没有结束。南京的一家公司看到相关报道之后,特地将艾冬梅聘请为“荣誉员工”;徐州的一家公司愿意聘请艾冬梅做形象代言人。这两家公司分别出资10万元,用来作为艾冬梅的创业资金。
困扰艾冬梅的拇指外翻也得到妥善解决,有医院愿意免费做手术,这对艾冬梅来说是最值得开心的事,手术成功的话代表着她能够恢复正常人的生活。7月31日,艾冬梅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医院,进行治疗。
与此同时,艾冬梅的女儿瑶瑶也被北京通州的一家幼儿园接受免费教育。
艾冬梅在社会的帮助下过上了正常的生活,但是她不是唯一遭遇此事的运动员,王德显另一位徒弟的郭萍也在2012年站出来曝光他的暴行。
2012年年底,前马拉松运动员郭萍因为双脚畸形到北京一家骨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看着自己严重变形的双脚,说起运动生涯的时候,郭萍一度痛哭不止,她坦言自己十分后悔选择体育事业。
说起教练王德显,郭萍充满了恐惧,她因为未经允许吃了一袋辣椒酱,就被王德显暴打了2个小时,“我只要有事就会挨打,打坏了我的锁骨,去医院检查发现锁骨裂开了,后背上的肉也没有一块是好的。他每次打我时候,我特别想离开,但想起回去后不知道怎么跟妈妈交代,所以才不能离开。”
体育界的体罚出现最极端的案例就是2009年7月。14岁的足球小将母诗灏被教练一脚踹向胸口,导致体罚致死,事后教练向家长下跪认错,但是挽回不了年轻的生命。
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人前的风光令人羡慕,人后的心酸又有多少人关注?退役后的生活有多少人关注?
参考文献:
[1].艾冬梅:为国夺19枚奖牌,20万奖金却被私吞,为生存千元贱卖金牌
ccccccc/cnnb0ofjn4n >ccccccc/ncygnp4evzc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3646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