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各市现状与前景展望及分档
环渤海各市现状与前景展望及分档
渤海是中国的内海,三面环陆,在辽宁、河北、山东、天津三省一市之间。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与山东半岛北岸蓬莱遥相对峙,像一双巨臂把渤海环抱起来,构成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海岸线所围的形态好似一个葫芦。渤海通过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渤海海峡口宽59海里,有30多个岛屿,其中较大的有南长山岛、砣矶岛、钦岛和皇城岛等,总称庙岛群岛或庙岛列岛。 渤海由北部辽东湾、西部渤海湾、南部莱州湾、中央浅海盆地和渤海海峡五部分组成。渤海海域面积77284㎞²,大陆海岸线长2668千米,平均水深18米,最大水深85米,20米以下的海域面积占一半以上,从地理条件来看,渤海并不是一个优良海湾。
环渤海十三市面积排列
渤海被三省一市环绕,又具体分为十三市,这十三市的发展状况和分档情况如何呢?
环渤海各市人口、经济数据
环渤海十三市除了直辖市天津和计划单列市大连,其余十一市全是普通地级市,无省会城市。
第一档:天津
天津是环渤海唯一的万亿市,目前北方第二城,天津充分发挥了海港的优势,GDP总量半数在沿海的滨海新区,这也是把天津称作万亿市而不是万亿城市的原因。不过因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天津GDP挤水,天津的经济总量排名已经跌出前十,北方第二城也受到青岛和郑州的挑战,但在环渤海地区天津依旧是经济的领头羊。
第二档:大连 烟台 唐山
大连是东北经济第一城,计划单列市,东北最大的港口城市,不出意外的话大连应该是东北第一座万亿城市,预计2026年前后。作为东北第一城的大连,在上世纪和本世纪初是非常辉煌的存在,那时的大连甚至有比肩京沪的趋势。无奈随着东北的衰落,大连的辉煌也将一去不再,不过城市底蕴没有失去,在整体经济不亮眼的环渤海,大连依旧是妥妥的天津之后的第二档。
烟台之前是山东经济老二,现在虽然被济南超越,排在省内第三位,但在北方依旧是经济前列的城市,而且烟台是少有的南北都沿海的城市。烟台虽然经济在北方很强,但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高,主要是经济活力差,民营企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知名度和省内的青岛、济南甚至威海相比都低了很多。烟台的经济发展方向一是工业,二是旅游,还有就是以苹果为主体的水果产业。
唐山是河北经济第一市,也是省内人均GDP唯一高于全国的地级市。唐山是中国的钢铁中心,尤其是首钢搬过去之后,更被戏称是“钢产量超越了中国以外的国家。”不过以钢铁主导的经济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后劲不足,而且生态环境差,虽说在环渤海乃至北方还是经济强市,但放在全国前景一般。
第三档:潍坊、沧州、东营、滨州
潍坊的经济总量在山东是仅次于烟台的存在,虽然人口多导致人均GDP不高,但潍坊一直以二线城市自居,实际上省内二线还是有资格的。
沧州一直是河北经济强市,省内三甲的地位,虽然有被保定、邯郸超越的可能,但其人均指标还是让人口众多的邯郸、保定望其项背的。而且沧州有完整的石化产业,又有黄骅港,又靠近天津的优势。
东营经济总量不高,但人口也不多,人均GDP位列省内第一,全国前五,排在第三档理所应当。
滨州在国内省内都没有很高的知名度,甚至很容易被忽略是沿海城市,经济总量和人均都不高,勉强排在这一档末位的位置。
第四档:秦皇岛、盘锦、营口、锦州、葫芦岛
秦皇岛看起来不穷,大街上豪车也很多,但无奈本地的不多,城市不大,人口不多,又在某些方面被限制发展,只有旅游产业比较有前途。
盘锦虽然人均GDP很高,但人口太少,总量不高,没有大米的话存在度更低了。
营口临近大连,有些工业发展不错,港口条件一般般。
锦州是战略要地,陆路和海路交通要道,经济上就一般般了。
葫芦岛近年来有点学习秦皇岛的意思,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还是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