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坤网

​暴利时代终结!家门口的药店正在连夜逃跑,下一个倒闭的会是谁?

点击: 来源:皮坤网
摘要:暴利时代终结!家门口的药店正在连夜逃跑,下一个倒闭的会是谁? 药店生死劫:从“暴利神话”到“关店求生”,谁在收割最后的韭菜?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曾几何时,药店如雨后

暴利时代终结!家门口的药店正在连夜逃跑,下一个倒闭的会是谁?

药店生死劫:从“暴利神话”到“关店求生”,谁在收割最后的韭菜?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曾几何时,药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密集程度甚至超过了便利店。

“买药送鸡蛋”“满减大酬宾”的促销海报随处可见,一度让人们以为药店进入了“躺着赚钱”的暴利时代。然而,短短几年过去,潮水迅速退去,关店潮汹涌来袭,4万家药店在2024年集体“退烧” ,行业巨头也纷纷断臂求生,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惊现关店潮:4万家药店集体“退烧”

“昨天还在搞‘满100送鸡蛋’,今天就挂出‘旺铺转让’。”长沙某社区药店老板老张在朋友圈写下这段话,满是无奈与唏嘘。老张经营药店已有5年,原本想着靠着周边稳定的居民客源,日子能过得安稳。可从去年开始,周边陆续新开了3家连锁药店,竞争瞬间白热化。

“以前一天能有个两三百的客流量,现在被分流得,一天进店的人都不到50个。”老张苦笑着说,为了揽客,他跟着搞促销,利润一降再降,可效果甚微。

老张的遭遇并非个例,而是整个行业的缩影。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药店总数突破62万家,达到了历史峰值。但繁荣背后,隐忧早已埋下。单店日均服务人数不足70人,与国际标准的300人相比,差距巨大,这意味着大量药店处于低效运营状态。

到了2024年,关店潮正式爆发,全年关闭的药店数量达到4万家。其中,80%是开业不足3年的新店,这些新入局者还没来得及站稳脚跟,就被市场无情淘汰。

连锁巨头同样未能幸免,也在“割肉止损”。老百姓大药房2023年半年报显示,其关闭门店数同比激增230%,不少门店甚至还在装修期就被迫放弃。一心堂在西南地区单季度关店超百家,某区域经理私下透露:“有些门店月租金3万,日营业额不到2000,卖药的利润还不够交房租,真的是卖药不如卖盒饭赚钱。”

是什么让药店从曾经的香饽饽变成了烫手山芋?

“药店咖啡”背后的疯狂求生

当传统卖药模式失效,药店开始上演一幕幕魔幻现实。

在深圳,海王星辰试点“买药送彩票”,把保健品专柜改成了刮刮乐专区。“一开始就是想试试,没想到来买彩票的人还真不少,顺便也带动了一些药品销售。”海王星辰某门店店长说。

在云南,健之佳推出“中药咖啡”,当归拿铁、枸杞美式等新品一经推出,便引发热议。据统计,当归拿铁单日最高卖出200杯,不少年轻人冲着新奇前来打卡。

在济南,漱玉平民打造“健康便利店”,血压测量区旁就是现烤面包柜。顾客在买药之余,还能顺手买个早餐或零食。

这些创新举措,引发了两极争议。医疗博主“药丸子”痛批:“药店卖咖啡,简直是对专业性的背叛!药店就该专注于卖药和提供药事服务,搞这些花里胡哨的,只会让行业越来越乱。”

但市场数据却显示出另一面。中国医药物资协会数据显示,多元化门店客单价提升35%,复购率增加20%。广州某连锁药店负责人算过账:“卖药毛利率跌破30%,但健康餐食能达到60%。不做多元化,根本活不下去。”

药店卖咖啡,到底是救命稻草还是饮鸩止渴?

深夜药店暗战:00后正在改写规则

凌晨两点的上海,大雨倾盆。叮当快药骑手小杨接到一笔订单,是一盒布洛芬。他迅速穿好雨衣,骑上电动车,在雨中疾驰。这单他能赚5元配送费,而平台靠夜间服务费多收了顾客8元。

在O2O买药战场,早已是一片修罗场。美团买药夜间订单年增180%,饿了么开通24小时“急送药”服务的城市突破100个。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习惯在深夜通过外卖平台买药,追求的就是一个“快”。

实体药店被迫迎战。泉源堂在成都试水“无人药房”,通过AI问诊开药,顾客无需等待店员,扫码即可购药。大参林在广州推出“会员急诊通道”,三甲医院医生在线问诊,为会员提供更专业的夜间服务。

但数字化转型的代价也十分沉重。某上市公司财报显示,其2023年线上业务增收2亿,利润反而亏损3000万。线上流量获取成本高,配送费用、平台抽成等支出让药店利润被严重压缩。

深夜急送药收服务费,算不算发“疾病财”?

争议漩涡:当资本开始“收割”药店

在这场药店变革中,资本的身影无处不在。高瓴资本旗下的高济医疗手握1.2万家门店,被业内称为“药店收割机”。其“三板斧”策略,引发行业地震。

一是高价收购区域龙头。在某地级市,一家原本估值平平的连锁药店,被高济医疗炒到PS(市销率)2.5倍,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一高价收购行为,扰乱了市场估值体系,让不少中小药店陷入恐慌。

二是用互联网打法做地推。50米内连开3家门店,通过疯狂的价格战和促销活动,逼死单体药店。“他们财大气粗,搞低价倾销,我们根本扛不住。”一位单体药店老板哭诉道。

三是要求药企“二选一”。某感冒药品牌因拒绝独家合作,遭高济医疗旗下3000家门店下架。药企在这种压力下,不得不妥协,否则就面临市场份额被大幅削减的风险。

这种野蛮扩张正在反噬行业。湖南某药企负责人透露:“现在给药店的返点高达45%,比给医院还高10个点,谁不做数据谁死。”药店为了获取更多利润,不断向药企施压,药企为了保住市场,只能不断提高返点,最终导致整个行业生态恶化。

黎明前的黑暗:未来5年终极猜想

行业预言家王春(化名)给出了震撼推演:2025年,TOP10连锁控制60%市场,县域药店迎来并购潮;2026年,AI问诊取代50%药师咨询,出现首个“无人药店”上市公司;2027年,医保个账改革尘埃落定,3000亿市场重新洗牌;2028年,跨界巨头入场,京东健康收购区域龙头,拼多多推出“9.9元家庭药箱”;2029年,卫健委会同药监局出台最严监管,万家药店一夜消失。

但某省药监局局长私下坦言:“现在每月注销500家,新开800家,资本赌的是政策松绑后的爆发。”药店行业,究竟是在走向重生,还是会继续沉沦?是在黑暗中摸索,还是已看到黎明的曙光?

未来5年,药店行业必将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谁能抓住机遇,谁又会被时代淘汰?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