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坤网

​殡仪馆的兼职:抬棺人

点击: 来源:皮坤网
摘要:殡仪馆的兼职:抬棺人 殡仪馆的兼职:抬棺人 在许多未实行强制火葬的地区, 殡仪馆的守灵厅成为众多家庭治丧守灵的选择之一。 相较于在自家搭设灵棚,这里在费用、灵堂布置以及

殡仪馆的兼职:抬棺人

殡仪馆的兼职:抬棺人

在许多未实行强制火葬的地区,殡仪馆的守灵厅成为众多家庭治丧守灵的选择之一。相较于在自家搭设灵棚,这里在费用、灵堂布置以及生活服务等方面都更为完善和便利而且费用也不高。。

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土葬区不像火葬区那样,遗体进入殡仪馆就必须火化,家属可依自身意愿自由抉择。选择土葬的家庭,通常会在出殡前一天将木棺送至守灵厅,随后依照法事时间安排大殓,把逝者装入棺椁,预留一道缝隙,待出殡时再完全合拢,最后由“八大金刚”抬棺出殡上山。

那沉重的实木棺材,犹如一座沉默的小山,静静地停放在灵堂中央。棺身的木纹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沧桑,透着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要将这样的棺材运往安息之地,绝非易事。抬棺之路,山高路远且崎岖难行。通往墓地的小径,蜿蜒曲折在山间,两侧杂草丛生,怪石嶙峋。有时,狭窄的路段仅能容下数人并肩,抬棺人必须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调整步伐与队形,才能保证棺材平稳前行。遇上陡坡,他们需齐心协力,腿部肌肉紧绷,每一步都似用尽全身力气,口中还不时低声呼喊着整齐的号子,那号子声在山谷间回荡,似是与逝者的灵魂对话,又像是在相互鼓劲。

殡仪馆自身难以提供这样的人力,在自家办丧事时,传统农村讲究人情世故,会有村民主动前来帮忙。但在殡仪馆这种场合,能前来悼念已属难得,自然不便让人再去抬棺。

于是,聘请殡仪馆周边人员帮忙抬棺的业务应运而生。这并非基于乡土人情的义务帮忙,而是纯粹的商业交易。“八大金刚”再加上两到四名备用人员,会收到金额较为吉利的高考加油红包,如一百六十八元、一百八十八元等,每人还配有一包烟,并安排一顿饭食,这便是全部的花费。

总体花费并不高昂,且由于是花钱雇人,不存在复杂的亲戚关系纠葛,所以在抬棺过程中,只需保证棺材平稳不落地,顺利抵达墓地即可。不像某些地区的抬棺人在出殡途中故意刁难家属,索要额外红包。而且这些职业的“八大金刚”有专门的负责人,若出殡过程中出现意外,家属也能够找到负责人协商处理,不必碍于情面而难以启齿。

这些兼职抬棺人大多是殡仪馆附近的居民,以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居多。他们不太愿意外出打工,更倾向于守着自己的家,过着简单的生活。他们将土地出租给农业公司,每年能获取一定租金,虽数额不多,但足以应付日常开销。抬棺这份工作收入微薄,可他们仍然愿意从事,或许这与农村老人目前的生活状态密切相关。他们的生活往往单调乏味,无所事事,能有这样一件事做,或许是打破无聊生活的唯一调剂,并且还能赚些小钱补贴家用,何乐而不为呢?

有机会再与大家聊聊农村抬棺人的趣闻轶事。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殡葬说》,专注分享殡葬小知识,欢迎点赞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