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坤网

​老兵王琪:在中印边境迷路,误入印度,54年后带妻儿重返祖国

点击: 来源:皮坤网
摘要:老兵王琪:在中印边境迷路,误入印度,54年后带妻儿重返祖国 引言 身为中国人,不管我们走到哪,我们时刻记住自己是名中国人 。身在异国的国人遇到危险时,祖国总会第一时间帮

老兵王琪:在中印边境迷路,误入印度,54年后带妻儿重返祖国

引言

身为中国人,不管我们走到哪,我们时刻记住自己是名中国人。身在异国的国人遇到危险时,祖国总会第一时间帮助你,接你回家,祖国是我们最大的依靠。我们要牢记祖国,时刻记住我们是华夏儿女。有名老兵,意外流落他国,无法回归故里,但他从未放弃回国。多少年来他都是在失望中度过,想念亲人,想念朋友,想念战友,想念那片黄色的土地。

意外迷路,流落印度

他就是在印度滞留54年的中国老兵:王琪。1939年出生于陕西,在家排行第三。1960年,他测绘学成后,在青海加入中国解放军。他和每一个有志之士一样,在军营里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可是不幸的事发生了。

1963年1月,他作为我国军队勘测员在两国边境勘测,但因路线错误,进入印度领土被抓。王琪表示:他那天走出军营闲逛,却迷了路,当时又累又饥饿,碰巧看到一辆红十字车,便上前去求助,却怎么也没想到他们将他交给个印度军队,此时的他十分绝望。从那以后,整整五十四年滞留在印度。

印度官方以为他是中国派来的间谍,为套取信息,对他进行了拷问。但他只是一个勘测员,没有套取下有价值的信息,最终还是将他关押在不同的监狱。1963年至1969年,他都在监狱里过着枯燥的生活,太过煎熬,孤单,就那样度日如年的活着。如同那句"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身处异国,思念故土

1969年,印度官方将他释放,警察将他送往印度遥远的村庄。当时的他没有身份,没有朋友,远离故土,无计它法,便在印度定居。他出来后,便在面粉厂工作,1975年,与当地的一名女子结婚,组建了家庭,学会了印度语。虽然有了家,但还是忍不住对亲人的思念,对故土的眷恋。用这句话概括: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他一直拒绝接受印度官方给他的印度公民身份,但也因此,印度政府不允许他离开印度。他一直往家里写信,但印度政府对他的信件严格管理。直到1980年才收到亲人的回信,可想而知,当时的他多么的欣喜,多么的激动,时隔这么多年,终于和自已的亲人联系上了。更让他欣喜的是,2002年,在他国生活了四十余年的他,第一次接到母亲的电话。这是他在梦中思念无数次的声音,他激动的泪流满面。

回到祖国,激动不已

他因接到了母亲的电话,更加想要重回生他养育他的祖国。在2007年,母亲离开人世,他却不能见母亲最后一面。母亲离世,他更要回去,去见他的亲人,去看那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2012年,王琪向驻印的中国大使馆寻求帮助。2013年思乡已久的王琪终于申请到中国护照。

印度官方表示,经调查,他的身份没有问题,会全力帮助他回到中国。他的妻子,孩子也都支持他回到自己的故土。经过不懈努力,各方人士的援助,2025年2月11日,他们一家人到达北京,转机最终到达陕西咸阳,王琪下车后声音哽咽道"整整54年了,我终于回家了"

外交部副司长陆旭亲自为老兵献上鲜花,大家热情欢迎他回家,迎接他的还有当年的战友,当时他们的班长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战友们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他,从未忘记过。看着你如今健健康康,大家伙也都高兴。这么多年的心病总算解了。老人吃的第一顿饭不是面条,而是象征着团团圆圆的"汤圆"。王琪表示:那是他生命中最开心,最激动的一天。

王琪能够回家,离不开日益强大的祖国,国人团结一致,流露出的是民族认同。中国与周边国家外交工作的加强,使中印两国关系愈加亲近,两国互相信任,坚持和平发展,实现互利共赢。我们要感恩祖国的强大,祖国的繁荣。

结语

在印度长达五十四年之久,终于回到了祖国,他从未想过放弃,他相信祖国一定会来接他回家的。压抑了五十多年的思乡之苦,在这一刻,全都得到了释放。曾经那个踌躇满志,报效祖国的少儿郎,现已容颜不再,满头白发,但心中的爱国情怀不减当年一分。不论我们在哪,骨子里流淌的炎黄血脉,时刻提醒着我们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参考资料:

《江外思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