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坤网

​宋朝的那些女人们(三)最香艳的女人——花蕊夫人

点击: 来源:皮坤网
摘要:宋朝的那些女人们(三)最香艳的女人——花蕊夫人 宋朝最香艳的女人——花蕊夫人 看这名字就知道花蕊夫人为何香艳了。花蕊夫人姓徐(一说姓费),蜀地青城人氏,原是五代十国

宋朝的那些女人们(三)最香艳的女人——花蕊夫人

宋朝最香艳的女人——花蕊夫人

看这名字就知道花蕊夫人为何香艳了。花蕊夫人姓徐(一说姓费),蜀地青城人氏,原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后主孟昶的贵妃,通体生香,妩媚娇艳,温柔可人,婀娜多姿,琴棋书画、歌舞诗词,样样精通,貌若天仙,才比道韫,相传其最爱芙蓉花和牡丹花,于是孟昶命官民在后蜀都城成都大量种植芙蓉、牡丹。成都“芙蓉城”的别称,由此而来。

或许是因为有了花蕊夫人,这蜀后主孟昶便“从此君王不早朝”了,夜夜笙箫,霓裳羽衣,沉迷酒色,不问国事,任由佞臣当政。为了花蕊夫人也极尽奢靡之能事,除了为花蕊夫人种芙蓉牡丹,修离宫别馆,倾天下所有贵重珍稀宝物为花蕊夫人所有,就连花蕊夫人用的溺器(尿盆)上,也给镶上了7颗世所罕见,璀璨夺目的宝石。有此待遇,花蕊夫人自是沉迷其中,爱孟昶爱得不得了,恰似杨玉环遇见唐明皇“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卿卿我我无穷尽,日日夜夜难割舍。

由此,花蕊夫人的天仙之貌 、香艳之名、旷世之才,誉满天下。当时,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废了后周,建立大宋,成了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国势日盛,正思开疆拓土,一统天下,又闻花蕊夫人之芳名艳事,心里岂不发痒。想见的第一美人就是花蕊夫人,伐蜀自然成了要务。

赵匡胤遂任命忠武军节度王全斌为西川行营都部署,都指挥使刘光义、崔彦进为副,率领6万大军,分道伐蜀。这场灭蜀之战怎么看都有点像古希腊的“特洛伊之战”,阿伽门农为争美妇海伦,而赵匡胤有一半想得到名冠天下的花蕊夫人。他在壮士们出征前,特意告诉主帅王全斌,“朕已为蜀主治第汴滨,五百余间,供帐什物,一切具备,倘蜀主出降,所有家属,概不准侵犯一人,好好送他入都见朕,朕令他们住新地方”,其意自见。

试想,荒淫无度,奢靡至极,不理朝政的孟昶治理下的蜀国军队能有什么战斗力,很快就被虎狼之师的宋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打败 ,宋军兵临成都城下,孟昶无奈,只好率花蕊夫人、母亲李氏、后宫诸人及文武百官出城投降。王全斌有太祖临别之言,不敢怠慢,立马送这帮受降人员入京,觐见圣上。孟昶及花蕊夫人临走还不忘带上她的宝贝溺器。

赵匡胤闻之大喜,立马封孟昶为秦国公,住进早已备好的公馆,并赐予大量金银珠宝(这叫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在崇元殿接见了孟昶,赐坐赐宴。孟昶母亲李氏只好带着孟昶妻妾入宫谢恩,等花蕊夫人拜谒时,才至座前,便异香扑鼻,细看,果然国色天姿,不同凡响,请起安来,嘤嘤婉转,退起身来,杨柳袅娜,早已让圣上心猿意马,意乱情迷,之后太祖便为花蕊夫人痴迷,顿觉六宫粉黛无颜色,废寝忘食,夜不能寐。

于是,再宴请一次孟昶,席散回家,孟昶便病亡。其母见孩儿已死,也绝食自尽。花蕊夫人自然被纳入囊中。赵匡胤喜不自禁,让拥在怀中的花蕊夫人以蜀亡为主题做首诗,花蕊夫人开口即吟:

君王城上竖降旗,

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

更无一个是男儿。

果然好诗,竟有点豪气。特别是后两句,广为流传。

至此花蕊夫人便成了赵匡胤的宠妃,当然他也把孟昶的一切纳入囊中,当有下面的官员给他看花蕊夫人的宝贝溺器时,他说“奢靡至此,能不亡国”,随即令人打碎,不知花蕊夫人知道此事后,脸会红得似花蕊一般。

赵匡胤此时的原配夫人贺皇后、王皇后已驾崩,本想立花蕊夫人为后,结果遭到宗亲及大臣们的反对,特别是赵普,因为花蕊夫人毕竟是亡国之君的后妃,再立为皇后,要母仪天下,难胜其任。皇室为他选了一位大臣宋偓的女儿做皇后,此女粉面桃花,眉清目秀,婀娜多姿,知书达礼,端庄秀丽,且性格特好,仅17岁,当年赵匡胤也见过,印象很好。便答应立宋女为后,老夫少妻分外恩爱,宋氏温柔和顺,匡胤每退朝,皇后必整衣待接,饭食检视,旁坐侍食,深得皇上欢心。花蕊夫人自被冷落一旁,更深夜长,长门漏静,谁解寂寥,因悲生怨,因怨成病,香消玉殒……

关于花蕊夫人之死还有两说:一说,美人人人爱,匡胤喜欢,光义更喜欢,兄弟俩人都爱怎么办,光义试图接近几次下手未遂,便生怨愤,我得不到,哥也别想长期占有,遂借一次狩猎的机会,一箭射死了花蕊夫人。另一说,花蕊夫人参与到了皇位继承的是非中了,她给赵匡胤吹枕边风,欲使匡胤长子德昭为储,继承皇位,自然引起有“金匮之盟”弟接皇位的赵光义的仇恨,遂借机射杀了花蕊夫人。

不管怎样,红颜薄命,红颜祸水,红颜误国等等多少有点道理。只可惜这一缕香魂,满腹才情烟消云散。

不过,俗语讲,世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此身虽未报,儿孙自遭罪。淫人妻女,为非作歹,枉顾善良,积恶多端,现世不报,必在来世或子孙。试想靖康之耻,赵氏皇亲,多少皇后公主被金人行“牵羊礼”轮番作贱,蹂躏祸害之惨状,难以描述……

不管皇家贵族,平民百姓,看来还是那句话好,“积善人家,必有余庆,积恶人家,必有余殃”,愿有心者铭记之。#头条热榜##媒体人周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