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并入宁波,设立地级慈溪与严州市,浙江省辖市可保持12个左右
舟山并入宁波,设立地级慈溪与严州市,浙江省辖市可保持12个左右
导语
浙江省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省份之一,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之外,更是有着十分发达的经济发展环境。
然而即便如此,各个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却依旧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就拿浙江省下辖的地级城市来说,不仅是像杭州、温州这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就连宁波也要比舟山高出一大截。
近年来,有关浙江省区划调整的消息也开始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不断传出,其中就有关于杭州和宁波相互并入的问题。
那么这个问题到底有没有解决的必要呢?
如果解决,我们的行政区划又该如何进行调整呢?
宁波和舟山之间的整合。
作为浙江省下辖的地级城市,宁波和舟山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非常大。
根据202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舟山每年的GDP仅为1900亿。
而同一年的慈溪则已经超过了2500亿,可见宁波的经济发展水平要远远超过舟山。
在过去的2017年间,宁波下辖的慈溪市和舟山之间的GDP差距已经达到662亿元。
舟山的发展速度显然有些跟不上。
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不仅关乎到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也直接影响着舟山的百姓生活水平。
而随着国务院调研组的前来考察,浙江省的经济发展问题也被引发广泛讨论。
有网友提出,舟山作为浙江省的第二大城市,总体经济规模和发展实力却仅相当于宁波下辖的一个县级市——慈溪市。
因此,网友们提出了许多关于调整舟山区划的方案。
其中最为人们认可的一种方案,便是将舟山合并进宁波。
同时将慈溪与余姚合并设立一座新的地级慈溪市,区域内包括慈溪、余姚、镇海,以及设在宁波下辖的海曙区和鄞州区。
这项方案一经提出,被许多人认可,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慈溪市和余姚之间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关系。
慈溪本身便是慈溪县的主要行政区划,在1978年时便已经由县级市转为地级市,将当时的慈溪市作为宁波市下辖的新市。

而余姚作为慈溪周边的一个县,便是紧邻慈溪,现在也已经成为宁波下辖的一个县级市。
但在过去的历史中,余姚和慈溪之间却有着深厚的渊源。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慈溪县曾一度设为慈溪专区,辖区内包括慈溪、余姚、镇海等地区。
在1952年时,才将余姚从慈溪专区中分出,成立余姚市,之后随着政策变化,慈溪也由原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
余姚则继续作为县级市设立在宁波下辖。
这种区划关系反映出了慈溪和余姚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似的城市发展轨迹。

不难看出,从历史上来看,慈溪和余姚之间的渊源深厚,而地理位置又十分接近,具有设为一个地级市的基础。
而镇海则是又一个值得考虑的区域,镇海此时下辖的海曙区和鄞州区付出所占的比例超过40%。
如果将其合并进外甥层级的杭州城,那么镇海有很大概率失去地级市的资格,这也是该方案受到广泛支持的原因之一。
杭州的都市区划调整。
除此之外,连同杭州的区划也在掌握在考虑之中。
不过主要考虑的区域是在城市的西南方,也就是桐庐、建德和淳安三个地区,这三个区域一直以来和杭州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从时间上来看,桐庐在1995年就已经成为杭州下辖的县,距今已有近30年的县级市命格,早晚都应该从属于杭州之下晋升为地级市一级。
而建德呢,也于1995年时从原来的建德市升格为杭州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和桐庐一样,时间早晚也是应该晋升为地级市。
最后淳安又名淳安县,在1996年时也由淳安县升格为杭州下辖的一个县级市。
所以,淳安县的地位显然和桐庐还有建德之间的地位相持平。
从时间上来看,毫无疑问,淳安县同样值得考虑设为地级市。

此外,从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淳安也有着晋升地级市的资本。
根据2022年淳安的GDP达到662亿元,同比前一年增长幅度高达20%。
这一增长速度足以赶超桐庐。
而建德在2021年GDP也高达660亿元,若二者合并,则GDP总量足以超过桐庐。

设立地级严州市。
然而,杭州虽然有着都市发展区,但其山区却发展不均衡。
这也是浙江省山区面临的共同问题。
因此,浙江省在进行区划调整时,应将杭州的西南地区和浙西南的城市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城市。
这一地区主要包括杭州下辖的桐庐、建德、淳安,还有衢州市和金华市等城市。
设立山东以南的新地级严州市,不仅能平衡杭州市的区域发展,也能促进浙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此举有助于提高严州市的经济发展碰撞度,有利于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同时也能为浙西南各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因此,设立严州市尤为重要。
而从地理位置来看,严州位于京杭大运河南端,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此时北面是四大名著《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的故乡,南边是唐诗三百首作者白居易的故乡,东面则是稻作产业发源地稻始岗。
这片土地上的人文历史底蕴十分深厚。
西南方向则是新安江,四周环水而建,成为城市的保护屏障,彰显出自然山水之美。
因此,设立如今的严州市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结语
若将浙江省下辖的11个地级市调整为12个,虽然对比起长三角一带其他省份,浙江省的城市数量少之又少,但这12个地级市显然更为平衡,也更有利于各城市之间的发展。
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潜力无限,也希望通过这种调整能激励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更高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