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型喷气式客机“运十”
我国大型喷气式客机“运十”
“运十”飞机,是我国在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自行设计研制的一种大型喷气式客机。该机的基本型可以乘坐124名旅客,可以在我国最南最北、最东最西的城市间作不着陆飞行。
1972年,三机部提出了运-10飞机的设计方案。开始研制时,按国际航线的要求进行设计,待飞机研制出来再根据上级要求,改为首长专机或型别飞机。1972年8月,三机部和上海市联合召开“大型客机总体设计方案会审会议”,审查通过了修改后的运-10总体设计方案。
1973年初,运-10设计和试验工作开始全面铺开。
大型喷气式客机的设计研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科学试验,以证实设计和工艺的正确性,确保飞机的飞行安全。“运十”飞机在研制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论证。飞机的机体结构,在地面进行了静强度试验,起落架则进行了落震等动强度试验,证明机体结构既具备了承受所要求的载荷能力,又不带过多的多余重量。
从1972年到1979年,先后进行了7次规模较大的设计质量复查。
1976年7月制造出第一架运-10用于静力试验。
1980年9月26日,运10飞机在上海大场机场进行首次试飞。飞行时间上午9时37分~10时05分,运-10首飞成功。
1981年12月8日,运-10首次转场北京,做飞行表演。
1983年4月25日,运-10转场试飞到哈尔滨,航程1840公里。
1983年11月4日,运-10进行航程3680公里转场乌鲁木齐的长途试飞。
1984年1月31日,运-10首次从成都飞到海拔3540米的拉萨市,此后又连续六次带商载进藏。
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大型“运十”客机。
组装舱内钢索。
装配工人在进行垂尾作业。
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