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入主中原,且拥有三位一体打击能力的奉军,战斗力究竟如何?
曾经入主中原,且拥有三位一体打击能力的奉军,战斗力究竟如何?
公元1931年9月18日,1万日本关东军发动了918,并趁机占据了整个东北,一时间中华民族进入了空前存亡的危机之中。
当时的东北有30万东北军,且拥有海陆空三位一体的打击能力,可以说如果真的和日本硬拼,日军绝对讨不到好果子吃。
可惜的是,最终东北军选择了不战而逃,整个东北落入敌手,而东北的300余架飞机和沈阳兵工厂等等自此之后就全数被关东军收入囊中,在之后的侵华战争之中,这些飞机居然用来打我们中国自己人。
对于这次事变,很多人至今为止都是痛心疾首,甚至很多人都扬言,如果当年张作霖还在,918事件就不会发生云云。
对于这种如果,我们不能假设,毕竟历史就是历史,可是你真要说张作霖真的敢不顾一切的和日本关东军开战那也真未必。
当年的奉军虽然在北洋政府时期一度入主中原,且硬件一流拥有飞机大炮甚至民国时期的东北军还有坦克,要知道在抗日战争时期当时中国集整个中国之力仅仅打造出了第五军一个机械化部队。
可是在东北军主政时期,当时的东北拥有数百辆坦克,甚至别的军阀想都不敢想的海军在东北军这里也有。
可是,硬件归硬件,并不代表东北军在这些硬件的加持下就能够发挥出超强的战斗力,那么当年东北军的实力究竟如何呢?
东北军装备先进,可是装备体系复杂
民国时期的东北因为铁路得以让东北迅速发展,也因此东北地区的经济在民国时期也较为发达,外加上张作霖手下有个王永江替他管钱,于是让奉系开始壮大。
有钱了,张作霖就可以向列强买枪买武器,甚至在东北造兵工厂,东北军的装备可以说比之老蒋的中央军都是丝毫不差。
以至于当年我军在陕北和东北军交手的时候,看到了东北军的装备都很眼馋。
可是奉军的装备在当时的中国虽然很好,和列强相比却是有较大的差距。
就拿火炮来说吧,当时奉军内部的仿制日本的“四一式”山炮,在日本国内属于淘汰产品,可是到了东北军这边却大杀四方。
而且其过于追求大口径的重炮,张作霖又没有考虑到当时中国的机械化运输能力,其仿制的日式100毫米和150毫米榴弹炮当时需要机器运输,可是以当时中国的机械化水平和道路情况根本无法运输,这就导致奉军的重炮有劲没处使。
而除此之外,奉军内部的枪支口径也不统一,奉军的步机枪主要有6.5、6.8、7.62、7.92和8毫米五种口径,对后勤形成了巨大压力。
所以这就是当时东北军的情况,虽然国内的装备在军阀之中比较先进,可是根本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以至于发出不出应有的战斗力。
战斗素质低下战术呆板
奉军的前身是清末东北巡防营和练军,而这两者很多则是由当年东北土匪招安而来,就连张作霖本人在投靠清朝之前就是土匪头子。
而这样一群乌合之众组成的部队其战斗力可想而知,民国成立之后就成为了奉系。
由于没有信仰,且没有正规的军事化教育,这样的部队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北伐战争时期,叶挺将军的独立团率先进行北伐,以一团之力硬抗奉军六个团。
奉军在围攻傅作义守卫的涿州城时,相继使用了重炮、法制坦克、飞机等武器,可就是这样却依旧攻不下傅作义坚守的城池。
归根到底,就是因为奉军内部的军官或者士兵都有一定的“土匪习气”,奉军面对北伐战争时期的国军都屡战屡败,更别说在这之后和红军交手了。
当然,张作霖后期也确实感觉到了这个问题,因此就在奉军内部创立讲武堂,而奉军的战术体系和思想则全照抄日本的。
这其中许多的教官都是留日的或者直接从日本聘请的,这就等于奉军的战术体系都被日本掌握了,所以奉军的军官体系从根本上就无法同日本对抗。
可以说,当年的奉军有着最好的配置,可是在战术和战心上确实是不堪一击,也因此当年的关东军敢孤注一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