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争霸,东吴5大名将,吕蒙排第4,陆逊排第2,谁排第1?
三国争霸,东吴5大名将,吕蒙排第4,陆逊排第2,谁排第1?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各位看官点击一下“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
文丨番茄
编辑丨番茄
前言
三国争霸,群雄并起,乱世之中出了不少名将,但在这个乱世之中,东吴却是最为低调的。
但是东吴虽然国家低调,但将领们可一点也不少,不论是孙策手下的淮泗将领还是东吴本地的英雄他们都为东吴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那么,你们知道东吴的五大名将都有谁吗?而他们中谁又是最厉害的?
神射手太史慈
太史慈也算是东吴初期的一位大人物了,最开始是跟着刘繇的,直到孙策平定江东之后,他才投靠东吴,虽然他在东吴时交战的次数不多,但是分量却很重。
当时太史慈是先投奔的刘繇,但是因为出身寒门,所以刘繇就没有多关注他,只是给了一个巡逻官的职位。
也就是在太史慈当巡逻官期间,遇到了孙策,当时双方身边都没有太多士兵,所以对于身份不明的孙策,太史慈上去就是干,打的是难舍难分,直到双方大部队赶来也才打了个平手。
后来打了败仗的刘繇跑了,太史慈就收编了刘繇的一万军队后来到了丹阳郡称太守,但这个太守没当多久,就被平定江东的孙策俘虏了。
太史慈在被孙策抓到之后,非但没有被审问,反而被孙策招揽到了自己的队伍之中,而且还获得了一个很高的职位。
于是太史慈就成为了孙策手下的大将,跟着孙策到处征战。
有一次,太史慈带着孙策去剿灭山贼,一个山贼趾高气扬的站在城墙之上,对着孙策等人破口大骂,太史慈便用一支箭矢,将那山贼的双手,死死的钉在了城墙之上,从此太史慈的名字,也渐渐的传开了。
可惜的是孙策死的太早了,自从孙策离世,太史慈就低调了,孙权让他掌管南方诸事,给了他高度的自主权利,但太史慈在41岁的时候就离世了,不然他的排名应该可以在往前靠靠。
第四名吕蒙
吕蒙从小就追随着孙策,但是在孙策死后,孙权并没有将他搁置,反而对他委以重任。
吕蒙是纯武将出身,因为父亲离世,所以他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把他送到了邓当的身边。
邓当刚开始领兵打仗的时候,并没有带着吕蒙,是吕蒙自己偷偷跟着去的,所以吕蒙算是从小在军中长大的。
后来在邓当和孙策相继离世后,他又受到了孙权的器重,在孙权的手下是屡屡升迁,可以说吕蒙的晋升之路应该是由战绩堆出来的。
尤其是吕蒙帮助孙权收回“心病”荆州后,孙权对其的喜爱之情,更是溢于言表。
当初荆州被诸葛亮借走后,孙权一直就担心荆州回不来,所以荆州对于东吴来说的是“心病”,因此他们一直在找机会收回荆州。
后来孙权趁着关羽和徐晃对战时,派吕蒙和陆逊等人乔庄渡江,攻取了江陵,随后诱骗士人和糜芳投降,拿回了荆州。
随后孙权用怀柔政策对待收复回来的荆州,很快就收复了荆州的民心。
第三鲁肃
鲁肃应该是唯一一位不是以武力上榜的名将,因此很多人会觉得鲁肃弱,但是熟读孙子兵法的人应该知道鲁肃之所以弱,是因为他就没有让战争打起来过。
他出身于东海郡的一个富裕家庭,其祖父鲁瑾曾经担任过朝廷的官员,父亲鲁绩也是一位官员,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备受父母所宠爱。他在年轻时便以才情过人、学识渊博著名于当地,被誉为“学数俊彦”。
鲁肃年轻时为人大方,常把家中米粮分给贫苦百姓,所以周瑜来向他借粮,鲁肃就慷慨地捐出家中一半的粮食,从此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后来周瑜举荐鲁肃到孙策帐下服侍,结果孙策在两年后遇刺身亡。
孙策死后,鲁肃正欲离去,周瑜劝鲁肃先去见见孙权,若孙权不成,再另谋他处。
是以鲁肃与孙权互相考较,彼此均有好感。
对于人才稀缺的孙权来说,鲁肃的才华和见解正是自己想要的,所以他对鲁肃就十分赏识。
而鲁肃也没有辜负孙权的赏识,稳重的他给孙权提出了东吴的发展方向。
只要需要稳住江东的内部,扩大江东的外围拿下荆州,让曹操只能从江北进攻,这样我们的生存几率会提高很多。
鲁肃以机智、睿智的谋略,协助孙权整合三江之地的势力,保卫自己的领土,并在不少场合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可这样的计策只能证明鲁肃的谋略很深,并不能让他跻身名将的行列。
他子之所以可以成为名将就是因为赤壁之战,可以说赤壁之战就是鲁肃的高光时刻。
刘表一死,曹操重获荆州,鲁肃立即向刘备进言,共同抗击曹操。孙权的谋士们都劝孙权向曹操投降。
只有鲁肃力排众议支持孙权出兵,并替孙权出谋划策才有了后面的赤壁战。
可以说如果没有鲁肃,江东可能就不存在了,因此他才会成为东吴五大名将之一。
在历史留下的史料和记载中,鲁肃被各方称为“谋士之冠”、“通儒达士”、“文武兼备”等。他的才智和智慧为自己和吴国赢得了荣誉,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纪念。
第二陆逊
陆逊是东吴四大都督其中之一,其才能仅次于周瑜,却也是人生大起大落中最为坎坷的一个。
陆逊出身江东大族,从小没了父亲,于是家族把他交给了叔父陆康,不过袁术跟陆康并不和睦,所以袁术怂恿孙策对陆康下手。
陆康与孙策的一战中,陆家人几乎无一幸免,全部身亡,只有被送到吴郡的陆逊活了下来。
孙策死后,新上任的孙权采纳了周瑜等人的建议,广收贤才,于是21岁的陆逊就加入了孙权,成为了他的谋士。
但是陆逊的身份对于孙权来说是一个威胁,所以孙权就给陆逊安排了一些简单的工作。
在经过数十年的时间内,陆逊的所作所为终于得到了孙权的认可,在确保陆逊没有祸心后,孙权就将孙策的女儿嫁给了陆逊。
后来在赤壁之战中陆逊就受到了任命,成为了第五小队的队长,但是在赤壁之战中陆逊也只是一个小人物,并没有多大的权利。
直到拿孙权准备拿回荆州的时候,他才受到了重视。
在收复荆州之战中,吕蒙白衣渡江背叛盟友拿下了荆州,而陆逊则领军迅速的堵住关羽后路,让关羽败走麦城后被东吴擒获和斩杀。
后来刘备称帝王后,就以替关羽报仇的口号,触发了夷陵之战,而夷陵这一战就是陆逊封神的时候。
陆逊让每个将士都拿一个火把,只要攻下军营就放火烧。随后他又将水路封锁,让刘备的军队无法逃脱。
就这样刘备的军队几乎全灭,只有他自己逃回了白帝城,没过多久后就托孤诸葛亮离世了,而陆逊则是被孙权加官进爵,诸侯膜拜。
后来石亭之战打响,曹休被陆逊等人打的节节败退,使魏国20年之内没有经历再犯。
自此,陆逊就是三国时期唯一一个出将入相的将领,可惜因为小人的挑拨被孙权收监,悲愤而死。
第一周瑜
周瑜功绩赫赫,是孙策奠定江东基础的第一功臣。
当时为了平定董卓,孙坚就准备带领军队前往平乱,于是为了保证妻儿安全的他就将他们都送到了舒县。
也就是在舒县的时候孙策认识了向自己讨教周瑜,两人越聊越投缘,甚至周瑜还将自己家的房子让出来让孙家人住。
一年后孙坚战死,孙策就带着母亲等人离开了舒县,直到孙策带兵驻扎在吴景的时候两人才再次重逢,随后他们两人纵横江东无一败绩。
后来孙权掌权,周瑜帮着孙权出谋划策 ,虽然孙权没有什么能耐,但是他愿意支持周瑜的决定。
赤壁之战中关键的人物应该是周瑜,他以五万的兵马击溃曹操20万的兵马,让有“百万大军”的曹操惨败而归,彻底断送了曹操统一的念头。
在南郡之战中,周瑜和刘,关,张联手击退曹仁,让魏国近20年内无力来犯。
可惜的是他在返回江陵的时候不幸染病离世,享年36岁。
总结
他们都是在东吴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名将往往比魏国或是蜀国的名将更为低调,不愿意把自己的功绩炫耀于众人之前。
有一方面的原因是由于东吴的国力和地位不如其他两个国家,所以他们更加注重稳定和发展,而非炫耀自己的军事、政治或文化实力。他们更为谦逊,愿意默默地为国家做出贡献,而不是渴求权力和声名。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由于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差异。东吴地处于南方,接受了温和、文明的文化影响,更注重个人气质修养和处事态度,强调礼仪、容貌和言行的端庄得体,而不是在军事或政治实力上追求过分的张扬和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