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武将篇-许褚:大智若愚的优秀将领
「三国演义」武将篇-许褚:大智若愚的优秀将领
论个人武艺许褚可谓曹魏集团的天字一号,在整部三国演义里也是名列前茅,但论人气相对于关张赵等人来说许褚只能算是"冷门人物",对三国了解不够深的人甚至不知道有这号人,毕竟罗贯中也没把他当主角来刻画,高光时刻虽不少但没那么广为流传,长的也并非偶像派。

而了解深一点的人可能会以为他只是个五大三粗、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匹夫粗汉,尤其在真三国无双系列游戏中的形象更让人感觉如此,新三国中的许褚个人认为算是难得的亮点角色之一,也是个憨厚单纯,勇猛的同时也不失可爱的铁憨憨。但实际上许褚要比人们想象中聪明得多,从入职到混迹职场都是老油条般存在,不信往下看:

首先就是许褚加入曹营的过程,很多人认为这只是偶然而已,碰巧被捉拿黄巾军的典韦撞上单挑,然后不分胜负后被曹操看上才设计擒拿,就像典韦逐虎过涧偶然被夏侯惇撞上一样。但实际上许褚却是早就有意为之,他在等待并完美地利用好了这样一个时机。

原文是这么说的:【却说典韦追袭何仪到葛陂,壮士引军迎住。典韦曰:"汝亦黄巾贼耶?"壮士曰:"黄巾数百骑,尽被我擒在坞内!"韦曰:"何不献出?"壮士曰:"你若赢得手中宝刀,我便献出!"韦大怒,挺双戟向前来战。两个从辰至午,不分胜负,各自少歇。不一时,那壮士又出搦战,典韦亦出。直战到黄昏,各因马乏暂止。】

此时的许褚只是个有一点武装的平民,而典韦却是一副正规军打扮,本来清剿黄巾军是正规军干的,作为白身的许褚却主动抢了官军的“人头”,在典韦要他交出黄巾残党时许褚却要求典韦赢他手中宝刀。这就更怪了!一个平民抓到了叛军看到官军来了不仅不去邀功请赏反而还故意扣着人不放,甚至还跟官军怼起来并死抓着不放,不怕惹祸上身吗?而且从这段描述来看,典韦只想抓了黄巾残党回去交差,反观许褚却主动挑衅就想和典韦干架。

明摆着许褚是在故意表现,他肯定知道曹操来这了,并早就有意投靠,可如果自己主动去投的话很难一开始就得到曹操的赏识,想要混个好点的职位还得从基层开始。正好此时典韦来了,于是抓住机会让未来老板看看自己的本事和能力,此时典韦的外貌穿着和装备肯定看得出不是一般人,许褚就先跟他比划了,以此引起曹操的重视让曹操来主动关注他。

果然!【典韦手下军士,飞报曹操。操大惊,忙引众将来看。次日,壮士又出搦战。操见其人威风凛凛,心中暗喜,分付典韦,今日且诈败。】典韦的本事已经得到见证了,曹营中谁人不服曹操更是称赞有加,现在出现一个和他不相上下的,求贤若渴的曹操必定大喜有意揽之,成功引来曹操后,许褚又双叒叕来主动搦战,进一步在曹老板面前展示自我。

在设计擒获许褚后,【操下帐叱退军士,亲解其缚,急取衣衣之,命坐,问其乡贯姓名。壮士曰:"我乃谯国谯县人也,姓许,名褚,字仲康。向遭寇乱,聚宗族数百人,筑坚壁于坞中以御之。一日寇至,吾令众人多取石子准备,吾亲自飞石击之,无不中者,寇乃退去。又一日寇至,坞中无粮,遂与贼和,约以耕牛换米。米已送到,贼驱牛至坞外,牛皆奔走回还,被我双手掣二牛尾,倒行百余步。贼大惊,不敢取牛而走。因此保守此处无事。"操曰:"吾闻大名久矣,还肯降否?"褚曰:"固所愿也。"遂招引宗族数百人俱降。操拜许褚为都尉,赏劳甚厚。】

曹老板开始礼贤下士,他只是问了下许褚乡贯姓名。而许褚却回答了一大段,还把自己飞石击寇倒拖牛尾的事迹也说出来,就是告诉自己未来老板,其实我的本事和技能比你看到的还要多还要强,足以胜任高一点的职位。在曹操抛出橄榄枝后,许褚直接就来个"固所愿也"(这本来就是我的愿望),没有丝毫犹豫还招引宗族数百人俱降。反之从头到尾他都没问曹操是何人,说明他早就知道对面是曹操,果然直接被拜为都尉,赏劳甚厚,职业生涯一下就迈出一大步!
所以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学会抓准时机表现自己让上司来主动关注重视发掘你,比老老实实从基层开始打杂要快得多。

许褚也被曹操的人格魅力所吸引,由于主要负责保护曹操安全,基本不用去领兵外出攻城略地,可即便如此他表现出的实力也是非常出彩的,怼上"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都不虚,虽说有被张飞刺下马的记录但也是因为醉酒骑无鞍马。

在曹操与袁绍交战时,许褚飞马当先,力斩十数将,使袁军大乱;渭水夺船避箭,虽有丁斐放出牛马使西凉军无心追赶,但许褚身披重铠,背着曹操从岸上跃到一丈有余的船上,并杀开抢船的军士,在矢如雨下中独奋神威,两腿夹舵摇撼,一手使蒿撑船,一手举鞍遮护曹操,最终成功脱困,功高莫过于救主啊!
可见打铁还需自身硬,如不具备与自己岗位相匹配的能力,给你个职位你也没本事坐得住。

战场上的许褚也不是一昧的嗜打嗜杀,他心里有一杆秤不会一个劲蛮干强出头:比如颜良在白马坡二十合打败徐晃后,许褚没有主动上去,不是简单说怂了,其一确实没绝对把握能拿下颜良毕竟自己以前50合也没拿下徐晃;其二他更重要的任务是保护曹操安全防止颜良突然引军掩杀。就像潼关一战马超接连败于禁张郃杀李通后突然就引大军杀过来,可见许褚也是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本职,没想着一昧的出风头。

曹操与马超对峙时,【马超大怒,意欲突前擒之,见操背后一人,睁圆怪眼,手提钢刀,勒马而立。超疑是许褚,乃扬鞭问曰:"闻汝军中有虎侯,安在哉?"许褚提刀大叫曰:"吾即谯郡许褚也!"目射神光,威风抖擞。超不敢动,乃勒马回。操亦引许褚回寨。两军观之,无不骇然。操谓诸将曰:"贼亦知仲康乃虎侯也!"自此军中皆称褚为虎侯,许褚曰:"某来日必擒马超。"】,可见许褚之前也没想着主动去和马超决斗,曹操一句"贼亦知仲康乃虎侯也!"倒有些激将的意思,毕竟自己的部将接二连三输给马超,暗示该许褚去挽回点面子了,许褚也心领神会才请战马超。
所以说即便有能力也不应该一昧的到处去抢风头,自己最基本的岗位职责一定要时刻牢记。

许褚对曹操不仅死心塌地,而且很会讨曹操欢心并深受其信任。即便是历史上的许褚也是如此:据《三国志 许褚传》记载:曹仁自荆州来朝谒,太祖未出,入与褚相见於殿外。仁呼褚入便坐语,褚曰:"王将出。"便还入殿,仁意恨之。或以责褚曰:"征南宗室重臣,降意呼君,君何故辞?"褚曰:"彼虽亲重,外籓也。褚备内臣,众谈足矣,入室何私乎?"太祖闻,愈爱待之,迁中坚将军。

许褚为何要这么说呢?有两个意思。
第一:排除勾结嫌疑。
曹仁是外藩之将,而我许褚是内部宿卫之将,你作为外藩私下里找我这个负责内部宿卫的将领,想干什么?难道想谋反,里应外合,干掉主公吗?就算没有这回事,也要避嫌,免得被人留下把柄说闲话。
第二:排除安全隐患。
你是镇守外藩的,我是贴身护卫,我怎么知道你有没有异心?你如果一旦有变,我作为内部宿卫,理所应当要保护主公安全。
作为领导的心腹,一定要让领导知道你的忠心是不二的,不跟其他人私下有过多或过亲密的接触来往,即便自己没有这个意思也要学会避嫌,尤其是跟曹操这种疑心病重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