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女子身穿红嫁衣,独居山洞30年,记者走访才知是“痴情女”
湘西女子身穿红嫁衣,独居山洞30年,记者走访才知是“痴情女”
“想要逼死我,瞎了你眼窝!舀不干的水,扑不灭的火!
我不死,我要活!我要报仇,我要活!”
“白毛女”喜儿的故事相信许多人都听说过,这正是经典歌剧《白毛女》中的台词。
喜儿的父亲杨白劳为了抵债,被迫将喜儿卖给了地主黄世仁。
喜儿被抢走以后,杨白劳悲愤交加,最终选择自杀。
喜儿被黄世仁抓走以后,遭受百般凌辱与迫害。后来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她独自一人逃到深山,等着有一天报仇雪恨。
开头的歌词便是喜儿在这种极端愤恨的情绪之下唱出来的,充分表达了她不报仇雪恨誓不罢休的坚定意念。
深山里缺盐,喜儿身上的毛发渐渐都变成了白色,所以也被人称作“白毛女”。
喜儿是带着对封建旧势力的仇恨逃到深山的,黄世仁被打倒以后,她便下山过上了正常生活。
而今天要讲述的女子,可谓是当代的白毛女。
她穿着一身红嫁衣为爱逃到深山,一待就是三十年的光景。
这位当代“白毛女”为何如此痴情?她又是为何因爱而逃往深山?

(《白毛女》剧照)
下面我就为大家讲述这位奇女子的经历。
一、痴情女为逃婚,回归山林
事情还要从当地一位村民身上说起。
一天,这位村民去到附近山上采摘,上到半山腰时,见到一个白头发、穿红衣服的人一闪而过。

(红衣女)
这可把这个村民给吓坏了。
他以为自己遇到了什么不祥的东西,连忙下山将此事说给乡亲听。
这一说,村里可就炸开了锅。
大伙纷纷应和起来,都说自己曾经在山上见到过这个人。
这个穿红衣服的人见到村民,拔腿就跑,显得十分神秘。
如果有人好奇想要靠近,她还会拿着石头攻击别人。
这时,村里有阅历的老人走出来,消除了大伙心里的恐惧与疑惑。
他叹了一口气,开始讲述这个红衣女子的故事。
这名身穿红衣服、头发花白的女人姓杨,是三十年前逃到深山里的,如今已经没有什么人能记得了。
杨女士年轻的时候十分明艳动人,在当时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村花。
她十七八岁时,同喜儿一样活泼好动,天真烂漫。

(少数民族少女)
杨女士家境很好,并且是家里的独女,从小不缺吃不缺穿。
依照杨女士的家庭条件,她本可以嫁一个门当户对的好人家。然而,她却偏偏看上了来村里卖编篓的一个穷小伙儿。
这个穷小伙儿长得帅气,为人老实忠厚,对杨女士十分体贴入微。很快,两人便情投意合了。
纸里包不住火,杨女士悄悄恋爱的事情被她的父母看出了端倪。此后,杨女士索性向父母坦白了。

(父母形象)
杨女士的父母死活不同意两个人在一起。因为他们担心女儿将来嫁给这个年轻人会过上四处漂泊的日子,免不了会受一番苦。
虽说父母是为杨女士好,可她当初年轻气盛,哪里肯听这种苦口婆心的话,发誓非这个小伙不嫁。
为了防止父母给自己另外安排亲事,杨女士和小伙子商量好日子,决定在某一天的夜里私奔。
在一片忐忑与期待之中,私奔的日子很快就到了。
小伙到了约定好的地点,满心期待地等着杨女士。
杨女士在临走之前,决定去看望父母最后一面。
然而,看着眼前的父母头发斑白、步履蹒跚,她突然改变了主意:家里只有自己一个孩子,如果自己走了,将来父母老了该由谁来照顾呢?

(留守老人)
这么一犹豫,杨女士不知不觉在家里多逗留了一段时间。
猛然间,她想起情郎还在等待,才急急忙忙奔到约定好的地点。
然而,小伙子此前迟迟不见杨女士来,还以为她改变了心意。
心灰意冷之下,小伙子已经黯然离去了。
杨女士见约定的地点毫无人烟,意识到情郎留下自己,已独自离开了。
她的心里百感交集,一路哭跑回了家。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杨女士都心事重重,茶饭不思。
父母觉得不能让女儿一直这么消沉下去,唯恐时日久了,被亲戚邻居看出来女儿同人私定终身的丑事。
于是,他们抓紧时间为自己的女儿安排了一门婚事。
然而,杨女士根本不喜欢父母安排的婚事,心里只有那个小伙子。
所以在成亲的那一天,她穿着一身红嫁衣,夺路而逃。

(影视剧逃婚场景)
杨女士觉得,自己穿了一身红衣服太显眼,如果往山外的路上跑,很容易被发现给抓回来;
如果是往林木茂密的山里跑,有树木层层遮蔽,想必没有这么容易被发现。
于是,杨女士一头扎进深山里,她使劲往前跑。
跑了不知道有多久,她最后找到一个山洞,在那里住了下来。

(山洞)
深山里的日子没有那么好过,但杨女士别无他法,只能让自己尽力适应。
饿了的时候,她就吃山上有野果,渴了的话会喝山泉水。
后来,她还学会制作一些工具,开垦出一片地,种了点粮食。
最初,杨女士在山上的生活过得提心吊胆,唯恐亲家带人来把自己抓回去。
她每天惶恐度日,一心希望心上人可以将自己接回去。
喜儿在山中,每过一天就在墙上刻一道。杨女士没有效仿这种方式,所以她也不知道时间过去多久,在山上盼了多久。

(杨女士在山洞里)
后来,杨女士的父母相继离世,一场意外的大火也将她从小居住地家烧了个干干净净。
除了一些村里的老人,再也没人记得她。
二、一波三折、看透人心
原本杨女士躲进山里的前几年,是有下山的打算的。
不过,后来发生在她身上的一系列惨事,令她最终彻底放弃这个想法。
那么,究竟在杨女士身上发生了什么,令她彻底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呢?
有一天,杨女士在山上遇见了几个迷路的年轻人。
当时天色已晚,她心地善良,见这几个年轻人看起来不像坏人,便带他们回了自己的山洞。

(登山者)
岂料,这几个年轻人并没有看起来这么老实。他们恩将仇报,将杨女士糟蹋了。
然后,按照杨女士之前给他们指的路走出大山,没有一个人在意杨女士的死活。
杨女士一个人在山洞里,意志消沉,想过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还好,她联想到了喜儿,想到了白毛女坚强不屈的精神。
最终,她选择继续活下去,坚强地活下去。
原以为这就是所有的悲惨遭遇,可接下来的打击更摧残了她的意志。
渐渐地,杨女士发现自己怀孕了。
起初她感到无比惊慌,想要把这个罪恶的结果摘掉,然而没有成功。
随着日子拉长,杨女士逐渐接受了这一事实:有人陪伴总好过自己一个人在山里孤苦伶仃。
十个月以后,她独自一人生下了一对双胞胎。

(婴儿)
心肠再坚硬的女人,在看到襁褓中的孩子时也会变得柔软。
杨女士看到孩子的瞬间,和这个世界和解了。她决定,自己要抚养两个孩子长大。
不过事与愿违,由于山上条件艰苦,孩子缺乏必须的营养,相继夭折。
杨女士刚刚燃起的对生活的希望重又破灭,她从此一蹶不振。
从此以后,杨女士越来越不愿意走出山洞。
更不消说是下山,她已经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对其他人丧失了信任。
这个山洞对于杨女士来说,就像一个巨大的躯壳。她完全封闭了自己的内心,像螃蟹一样将自己保卫起来。

后来发生的一场大火,将杨女士从小居住的家彻底烧毁。村民筹钱帮她们家盖了新房子,希望杨女士可以从山上下来。
不过他们迟迟未等到杨女士下山,这些村民也渐渐老去。
而那栋房子,留给了杨女士表哥一家居住。
后来有记者听闻这件事,很感兴趣。他们带领工作人员,上山找到杨女士。
颇费了一番功夫,他们才消除了杨女士的戒备心。
杨女士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以及她这么些年来从未向人道出的悲惨遭遇。
大家听了杨女士的故事,都感到十分同情。
与此同时,他们也非常钦佩杨女士,佩服她顽强的意志力。
记者找到市里的心理专家,对杨女士进行心理诊疗。
专家认为杨女士的情况是患上了创伤性应激障碍,即所谓的PTSD。

(PTSD介绍)
一般得这种病的人,都是经历了重大危害或者是变故,导致精神出现障碍。
患者时常无可控制地回想起受害时的情景,每一次回想都会加深对他们的伤害。
一般这种病症在心理医生的治疗下,是可以康复的。
然而杨女士独自在山上生活了三十年,不仅得不到正规治疗,甚至彻底将她自己的心封闭起来。

(杨女士接受救助)
好在心理医生说杨女士的心病是可以治好的,但是由于语言不畅通,沟通起来有点困难,治疗周期相对拉长一些。
后来,杨女士经过一番心理疏导,渐渐解开了心结,放下了对人的戒备心。
她现在已经可以独立下山,用自己种的粮食换一些生活必需品;她对于好心人的帮助,也不再显得那么抗拒。
这三十年,杨女士虽然遭受了许多常人难以承受的磨难,但她仍然苦苦守在山上,盼望着心上人的身影。
三十年风霜雨雪,山洞里多少个难捱的凄苦寒冬,杨女士都是凭着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挺过来的。
但她不像喜儿那么幸运,终究没能盼来心上人的身影。
不过她对心上人的这份执着的爱与期盼,却像一盏经久不灭的明灯,始终照亮她的内心。

(明灯)
她的心里,仍旧留存着一份痴情。
而这份痴情,成了她的希望。这一点希望成为她生活下去的动力,最终拯救了她自己的生命。
三、“昆仑女神”
自古以来,痴情女子多磨难。像杨女士这样一心等待心上人,甚至到死都没能再见一面的人也有很多。
比如哭倒长城的孟姜女在家苦等修长城的丈夫,却只等来他惨死的消息。
悲愤之下,孟姜女长途跋涉,来到长城脚下嚎啕大哭。
她的痴情与悲怆终于连长城也承受不住,垮塌下来。

(孟姜女漫画)
如今也有一个现实版的“孟姜女”,她的名字叫杨丽。
杨丽是一个神志不太正常的中年妇女,居住在昆仑山的新藏线上。并且这一住,就是二十年。
许多穿行于新藏线上的车辆,都可以看到杨丽的身影。
她时常穿着一身破旧的棉衣,冲着来往的车辆嗤嗤傻笑。
过往的司机不仅不会嘲笑杨丽,还会给她送点吃的喝的。
那么,为什么大家都对这样一个傻女人如此关怀呢?
这是因为杨丽的背后,有一段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

(青年杨丽)
二十年前,杨丽和丈夫一起来到昆仑山,参与修筑新藏线。
当时两人还是新婚燕尔的小夫妻,非常恩爱。日子虽然辛苦,但是很甜蜜。
有一次,杨丽的丈夫像往日一样去修铁路。不料那一次却发生了意外,他在意外中不幸罹难。
等待丈夫下班的杨丽没有盼来熟悉的身影,等到的却是这个重大的噩耗。
杨丽无法面对这种强烈的打击,晕厥过去。
后来,杨丽的神志便变得不太正常,每天只会冲着人傻笑。

(如今的杨丽)
即便如此,她仍然坚守在新藏线上。
大概是她心底里不愿意接受丈夫离世的消息,也可能是为了守护他,不想留下他一个人在这里孤苦伶仃。
不过也有一种说法是,杨丽的儿子在昆仑山上当兵,由于身体原因,猝死在山上。
杨丽为了寻找儿子来到这里,强大的执念使她二十年从未离开。
无论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是真的,杨丽在这里驻守了二十年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她的故事感动了许许多多人,附近的人从来不因为她精神不正常而歧视她、欺负她。
相反,所有人都善待她,希望她在山上可以一直平安。

(杨丽居住的房子)
如今,杨丽已经远没有二十年前青涩的容颜。经过这些年的风吹日晒,她的皮肤变得粗糙了,面容变得苍老了。
不过她的笑脸,还是那么充满力量,鼓舞着独自行驶在新藏线上的路人。
总结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一句话,“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热爱生活。”
无论是身穿嫁衣,在深山一住就是三十年的杨女士,还是默默守在新藏线上二十载的杨丽,又或者是哭倒长城的孟姜女......
她们都遭遇了生活的无限磨难,但是都没有放弃生活、放弃希望。她们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勇士。
编辑:石边
责编:Tha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