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赞不绝口,孔祥熙这座始建于乾隆年间的古宅院是怎么来的?
蒋介石赞不绝口,孔祥熙这座始建于乾隆年间的古宅院是怎么来的?
1934年11月,蒋介石宋美龄夫妇赴山西调研指导工作,并应孔祥熙之邀到其老家太谷参观了姐夫的孔家老宅,对其宅院赞赏不已,甚至还希望孔祥熙也帮他购置一套类似的宅院,可是大家知道孔祥熙的这座始建于乾隆年间的古宅院是怎么得来的吗?
“ 金太谷,银祁县,吃不完米面的榆次县”,明清时期的晋中一带可谓是富商云集、殷实富庶。在如今的太谷县上观巷坐落着一处坐南朝北的古建筑群,这里便是曾经的国民政府财政部长,甚至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孔祥熙的孔家大院。
大院占地6324.5平方米,由六院两园组成,即正院、书房院、厨房院、戏台院、墨庄院、西偏院,另加东、西两处花园,是目前太谷城内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具有清代中期建筑风格的一座宅院,系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太古孔祥熙故居
1934年11月10日上午,蒋介石夫妇一行众人应孔祥熙之约参观了这座富丽堂皇的古建宅院,当时的孔祥熙时任国民政府中央银行总裁兼财政部长,可谓是春风得意,志得意满,与之随行的还有当时的绥远省政府主席傅作义,澳大利亚顾问端纳,晋绥军高级军官王靖国等人,蒋介石夫妇兴致极高,并于当晚住在了这个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古宅院。而孔祥熙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把蒋介石夫妇安排在了最狭促的偏院过厅。
国民政府中央银行总裁兼财政部长孔祥熙
那么孔祥熙是如何得到这么大的一片宅院的呢?还要从一段往事说起。原来这座宅院不是孔祥熙祖宅,是太谷士绅孟广誉的老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以后逐渐扩建,咸丰年间基本完成。太谷孟氏曾是当地的名门望族,祖上传下来经营银炉,他家所熔铸的白银分量十足而闻名,而孟氏传到孟儒珍这一代基本上落败了,起因孟儒珍的两个儿子当时与美国传教士闹了点小矛盾,当时太谷传教布点的传教士头目文阿德便把孟氏的两个儿子抓起来了,并要挟拿钱赎人,于是孟儒珍不得已变卖家产,乃至后来家境日趋败落。
孔祥熙生于1880年9月11日,祖籍山东曲阜,其先祖于明代万历年间到山西做官,后代转而从商落籍山西,到他父亲这一辈就在太谷城中设私塾授课,他随父读书,从小就好学上进,后来留学美国后回国从商从政,而此时的已经出人头地的孔祥熙,他家的老房子在太谷县城往西不到两公里的程家庄村,早就觊觎孟家的宅院已久,于是孔祥熙买通了当时的太谷县县长安恭,让其从中说和意欲低价买走,于是民国19年(1930年)孔祥熙以2万银元的价格,买到了这座既有北方民居建筑风格,又不失南方园林典雅气息的古宅院。
之后,财力雄厚的孔祥熙便花重金对老宅院重新修葺装修,并委托堂弟、其二伯父的儿子孔祥吉全权代理,对里面的亭台楼阁,斗栱飞椽,雕梁画栋进行大面积高标准的修缮整理,修缮之后的孔家古宅,造型之优美,雕饰之富丽,无不令大家叹为观止,就连蒋介石夫妇参观完之后也羡慕不已,蒋在当天晚上的日记中还写了:“诚不愧为旧家也”。(此处旧家代指上代有勋劳和社会地位的家族)
1948年7月,太谷县城解放,孔祥熙宅院被人民政府接管,后归太谷师范使用。建国以后宅院被太谷县宣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该宅成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向世人绽放那一段段古宅大院的故事,历经岁月的洗礼,诉说着沧桑与历史。
部分照片摘自《孔祥熙 宋蔼龄年谱》,其余来自网络